他读的一班就在我隔壁,时常能在教室外的阳台上,操场上见到他。但那个时候的他,应该不认识我。因为我只不过是全校几百个学生里最普通,最不起眼的一名。而他,却是整个学校里那颗最璀璨最耀眼的明星。所有的老师同学都认识他,很多的家长也都听说过他。他总是出现在最显眼的位置,比如在学校运动会的时候,他走在学校乐队的前面,抬着高高的指挥棒,穿着和所有人都不同的衣服,手臂上挂着大队长的三条杠,骄傲地带领着后面长长的队伍;或是在由上百个女同学组成的团体操表演中,他是唯一的男生,在组合排列成的花骨朵里,最中间的位置,他扮成一只小蜜蜂,在那里调皮欢耍。
他从小就天资聪颖,幽默风趣,不太用功,却成绩优秀。他是老师的宠儿,学校的模范学生。
小学毕业了,我们一起升入了同一间中学,就读同一个班。他依然是大家注目的对象,所有老师的最爱。初一刚开学,老师就让他当了班长,并把班上最聪明最漂亮的一个女生分给他当同桌。
虽然同班,我们却很少说话,因为他风头太大,气场太足。在他面前,我木讷,找不到话题。偶尔有说话,不过是作为他的小组长,例行公事去催他交作业而已。初中的三年里,他就像电视机里每天都被报道的风云人物,而我只是电视机前的一位观众。他每天都在我的生活里,而我只偶尔一闪而过地出现在他的世界。
直到高中,他才意识到了我的存在。
初中毕业,我们俩考到了省城的同一所高中。十五岁的我,第一次离开父母,经历了迟到的分离焦虑症。就在我感到举目无亲,四处陌生时,他出现了,依然如故的朝气,阳光,有活力。我怯生生的问他想不想家,他一脸豪迈地回答说,不想,在这里很自由。他斩钉截铁的语气感染了我,让我觉得思乡之痛不这么厉害了。
但我还是想家,留念我初中的日子,想念初中的好同学。每次看到他,和他聊天,就让我支零破碎地抓到了一些以往的生活,让我暂时忘记自己身处异乡。也许是他感到了我的寂寞无助,也可能是我也成了他和以往生活的连系,课间的时候,晚自习的时候,他喜欢来找我说话。聊家乡,聊他和初中好哥们的故事,聊他初中时候被谣传的绯闻,聊父母家庭给他的压力,聊他在那个很亲近的表哥去世后的痛苦。在认识他差不多十年之后,我第一次和他这么近,第一次发现那个永远生活在舞台上要风得风,要雨有雨的厉害人物居然也会有压力,有烦恼。
他说话时,我总会京津有味的听。因为他总能用无比纯正的家乡话,绘声绘色地来叙述一件事,不时穿插一些俏皮话或是一些让人拍岸叫绝的地道土语。我没有这样的语言天赋,所以听的多,说的少。只是不时地在他说得高兴时叫他压低音量,以免影响周围自习的同学。有时候我也被他带了进去,忘记了周围的环境,这时,我们俩总是引来同学们异样的眼光和一阵唏嘘。
但周末的时候,室友都回家了,往日喧嚣吵闹的宿舍安静了下来。在我想家想到要疯掉的时候,我心里盼着见到他,和他说话。但我没胆量去找他,因为怕引来闲话。好不容盼到了周一早操,见到了,却又不好意思过去和他说话。有几次他偷懒装病,没出早操,我心中一片失落。
每次他父母来看他时,总会带上很多好吃好喝的东西给他。他总是慷慨地拿到学校与我分享。有好玩的东西,也会留给我一份。记得他曾经说过要让朋友从越南给我带一只小懒猴。从来没有养过猴子的我很是犹豫,不知道怎么可以在宿舍里养猴子,但想到可以把小懒猴挂在肩上去食堂打饭,我还是对那个礼物充满了期望。可惜的是,这个礼物一直没有兑现。后来他解释说,边境查野生物走私很厉害,他朋友也弄不到了。
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可怜的孤儿,而他则是这世上唯一和我相依为命,逗我开心的另外一个孤儿。
他的社交能力很强,没过多久,他便和班上的同学打得火热了。这个重点中学重点班里人才济济,但老师还是很快就从众多的优秀学生里看到了这个伶牙俐齿,多才多艺的男生,开始要重点关注他。于是,上英文课的时候总喜欢叫他回答问题,每年学校的晚会表演总是有他的身影,班里的生日聚会,郊游活动都有他活跃的参与。而无论什么样的场合,他似乎都可以轻松成为焦点,吸引来很多的目光,其中包含了许多的爱慕。
一年半之后,我父母工作调动到了我在的城市,我终于可以搬回家住,再不用想家了。那时的我也讨厌极了那种对他的心理依赖。见不到的时候就很想,见到了,看到他和其他同学有说有笑时,我就感觉被遗忘,被忽略。但我知道,自己没有权力也没有理由霸占他,要求什么。无奈,我试图让自己从他的生活隐退出去。
大概那个时候,他和班上另外一个女生走得很近。该女生是那种让羡慕嫉妒恨的人。长相清秀,瘦高的个,人很聪明,学习拔尖,家庭背景强。按理说,至少应该脾气暴躁了吧,但人家居然还温文尔雅,彬彬有礼。最让人受不了的是,为人还大方。我才恭维说她的一条裙子好看,人家马上就说要借给我穿。于是乎,我更加没了底气,心想,你就找她玩吧,别理我就行。
我开始刻意地回避他,在课间的时候去和别的同学玩。郊游的时候,故意挑了他不在的一组。搬回家住了之后,特别是等弟弟也来了之后,我有了玩伴,倾诉的对象,就开始慢慢摆脱对他的依恋。但每天的日记本里出现最多的还是他。他说了什么笑话,他怎么被数学老师批评,又有谣传说学校的某个女生喜欢上了他......
在我的电视频道里,他依然是那个占据播出时段最多的风云人物。
很快到了高三,他还是那样,平时嬉笑人生,需要的时候突击用功一下,很成功地就考上一所名牌大学。而高考的压力已经把我压得喘不过气,每天都在学校和家这两点一线之间恍惚度日。除了念书,似乎没有任何的生活。努力了,也就考取了本地的普通大学。
他走之前,约了我和其他同学小聚。他意气风发,对未来充满了无限憧憬,而我内心怅然。聚会没有结束,我就找了个借口提前离开。后来每年暑假回家,他都会在我们读书的城市稍作停留,和老同学见面聚会。每次回来,都发现他的一些新变化,白了,胖了,又瘦了,头发留长了,喝酒更厉害了。伴随着外表的变化,是我们能交流的东西越来越少了,因为我们的世界没有了交集,少了共同的生活体验。
后来的十几年,我只身四处漂流。夜不能寐的时候,会想到他,想到那段甜甜涩涩的青春。我无数次地鼓起勇气想写信问他:当时他是什么感受?为什么那天晚自习的时候要问我愿不愿意做他很好很好的朋友?他课间的时候大声唱郭富城的“其实你看上我,我也看上你,偏偏不甘心说”是唱给我听的吗?他要单独送我回宿舍的那个晚上,他要和我说什么吗?但我始终没有勇气提笔,因为我害怕自作多情的尴尬,更害怕说出来了之后他的答案会破坏我的想像。
从我们一起到异乡念书到现在,已经整整二十年了。我们都已找到各自的爱情,有了自己的归属,有了幸福的结晶和美满的家庭,对那些想问不敢问的问题早已释然。现在担心的是,再过二十年,我的记忆会被生活的压力和时间的流逝中被慢慢抹平。于是在高中同学二十年聚会之际,趁机梳理那段记忆,用文字把它固定下来,让那段经历成为我生命中装裱精美的一幅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