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剽悍晨读分享的《知道做到》,里面提到了知道和做到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这让我想起了前两条老妈子的课讲过的知行合一。
知道和做到之间,在一定的阶段内,是存在冲突的。
就如同好奇心与精力的关系。我们在进入社会后,接到的讯息来自四面八方,会接触到很多感兴趣的事物,这就存在一个信息超载的问题。
看一看你的微信,是不是订阅号日益增多,每天连全部看完的时间都没有?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筛选能力和快速吸收能力没有跟上,就会导致好奇心和精力之间的冲突,知道很多,但是没办法都做到。这就特别容易出现“世界这么大,我却这么渺小”、“时间不够我学习”等等类似的焦虑感。
焦虑是一种对未来,对新知识的担忧,也是一种对自己行动不能跟进的不自信体现。
做不到知行合一怎么办?
老妈子讲过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降低认知,索性我就不努力了,另外一种是把实践提到日程上。
结论很简单,实践。
《知道做到》里对待知行合一的解决方法也是一样,从筛选信息、保持绿灯思维、跟进坚持这三个方面做起。
筛选信息,就是专注在你自己最感兴趣的领域,不要每天关注世界上所有领域的大事小事,只专注眼前,从“知”的角度,尽量减少“知”的数量,提高“知”的质量。
保持绿灯思维,就是在遇到和自己思路不一样的言论的时候,先不要下意识拒绝,站在客观的角度上思考,说不定会给你带来新思路。
跟进坚持,就是在知行合一的行上面下功夫了。知行合一最难的就是做好行动。
永澄大大的观察日记08
如果一个知识特别有用,但是学起来很难,你会怎么选择?比如幂律定理、变成。人制原则、递弱代偿、跃迁、目标管理。。你会不会畏难而逃避(尤其是你鼓足勇气去学仍然会受挫时),还是会思考自己要怎么办?那你是如何思考自己到底做还是不做呢?
答案:
1、在看到这个题目后,我简单的浏览了下几个例子:幂律定理、变成。人制原则、递弱代偿、跃迁、目标管理,然后分别去查询了下这些定律适用的领域,是解决什么问题的,接下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我需不需要,我在当前需不需要,如果我要学习我该怎么做,如果细分的话可以分成几个步骤,哪一个步骤是最难的需要注意呢?”
2、按照这个思维逻辑,我最终会确定一个对于我来说最有用最有意义的一个知识,很明显,这个知识的学习过程想想就很困难,特别是对我这个意志力薄弱的人来说。所以我在选定了这个目标之后,我会从“为什么要学”这个角度来找出我内心的驱动力,然后加大内心驱动力,同时也要告知周围的人我要学习的决心,并且给自己一个奖励机制。
3、在明确了“好,就是它了”之后,我会从“怎么做”的角度来进行学习和计划。学习前该准备些什么东西?我的时间精力怎么安排?学习过程中需要分为哪几个大板块?每个版块的时间权重?每个版块的细分学习计划?等等相关问题。
4、同时也要设立中途预防中断机制,为了对抗我的惰性,通得过多种方式,例如打卡中断后扣除奖励值等多种方式来预防和设立备案。
5、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也是我确定目标的二次检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实在衡量自己的精力或者意志力不够,或者计划对于目前的自己太困难,是否需要降低打怪难度?这些都会在计划制定阶段给自己反馈,得出的结论用于及时修改计划。
我相信你也肯定看过不少习惯养成、教你如何开始行动的课程,但是所有的课程带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如果不从听完的那一秒开始立即行动,那这个课程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所以,行动吧,朋友,在知道了这么多道理后,我们一起过好这一生吧~
我是大俊,沉迷于管理健康和提升自我的金融小菜鸟,欢迎来到我叨逼叨的写作世界,和我一起努力变得更好吧。
哇塞你都看到这里啦~~那就大方的点个赞吧么么哒~( — ε — )
#7529-大俊-大俊成长日记#橙子学院码字岛第12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