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到春秋时期诗歌305篇,所以亦被称为“诗三百”。西周先祖是夏时的农官,“周族”是善于农耕的部落,建立周王朝后,依托其较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带动手工业,商业等的发展,经济发展比较迅速d。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着文明的进步以及交流,当时人民对生活的总结,通常是以诗歌的形式记录和流传,正如美国驻华大使厨师长罗郎第一次去黔东南的那个小村落,它们的传统生活方式便是以诗歌来记录和丰富生活。因此《诗经》是一部现实主义诗歌。
《诗经》的内容是经过收集而来,因此时间跨度以及空间跨度很大,传为西周周宣王贤相伊吉普采集编撰,并由春秋时期孔子编定成册。涵盖内容全且杂,根据内容被分为“风雅颂”,根据其所用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最早记载见于《周礼·春官》:大师......教六诗:曰风,曰雅,曰颂,曰赋,曰比,曰兴,《毛诗序》又称其为“六义”,这边是六义的来源。
“风雅颂”是根据内容以及音调的不同而分的,《风》诗从周南/召南/邶/鄘/卫/郑/齐/王/魏/唐/秦/曹/桧/豳/陈等十五个国家采集到的民谣,共160多篇;《雅》是周王朝直属管辖地区音乐,通常用于宫廷宴享及朝会时的音乐,按其音乐的不同分为《小雅》/《大雅》,前者31篇,后者74篇;《颂》是宗庙祭祀常用音乐,通常是歌颂祖宗,按其朝代不同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简而言之,《风》大都是民间音乐,大都写实,描述了当时人民生活水平以及精神面貌;《雅》是中层贵族音乐,部分写实,重点以享受音乐词藻为主;《颂》是最高音乐,主要以歌颂为主,基本全是好现象。因此从历史文学价值上考虑,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日常我们可以从诗经名字中便能够区分它所属的类别,例如《国风·周南·关雎》,国风说明了他所属的类别是《风》,周南说明这首诗歌来源于周南地区。
“赋比兴”是修辞手法,赋的修辞讲究的是平铺直叙,将对人或事的描写用按照一定顺序或者一定结构,连串的表达出来,与我们当今常用的排比手法相似,是一种最基本的表现手法,通常与其他两种类型的手法相叠加使用;"比"不同于我们常理解的比喻,而是类比,将想要表达的人/事/物用另一种存在事物表达出来,更加的贴切易懂,例如《国风·魏风·硕鼠》以硕鼠来代表剥削者,喻意精妙;“兴”有起的意思,用其他的事物来引出想表达的事物,丰富读者的想象,画面感会更加清晰。这三种手法是诗经基础手法,经常会叠用。
“六义”是六诗,与我们日常了解到的“六艺”不同,前者是对《诗经》的一种总结,后者是六项技艺“礼乐射御书数。后者包含了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