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楼下千竿竹
深火炉前一盏灯
此处与谁共相伴
欢声笑语和掌声
朱永新说:“教室,注定是一个要形成自己文化与规则的地方。”
为了创建我们自己的班级文化,我利用班会的时间与学生共同探讨这项活动。刚提起这个话题,学生们都兴趣高涨,讨论的热火朝天。各自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你一言我一语。
“老师,我们先起个班名吧!”
“叫什么呢?谁想个?”
“果实班”
“我们是最后一年了,是结果子的时候了”
“我们还有初中、高中、大学呢,应该是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
“绿竹班”
“我们要学习它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嗯,这个好,我同意”
“我同意”
“我也同意”
就这样,我们的班名出来了。
“你们都不问问我的意见吗?”我问。
“老师,教室是我们的家,我们喜欢的,你不应该也喜欢吗?”
看看我班的小能豆们多会说,竟说的我无法反驳了。
因为时间的原因,我们没能在课上把其他几项也完成,学生们主动接下了创作的工作。没过几天学生们都纷纷上交了自己的大作,我们又召开了紧急会议,从中选出了我们的班诗、班级口号、班歌以及班徽。看!上面这首诗就是我们班孙浩奇创作的班诗,是不是很出人意料呢,看来我们班也是能人辈出呢!其他的几项我就不一一展示了,希望大家能够到我们班做客,看看孩子们的创作。
家是避风的港湾,家是心灵的憩息地。如果说学校是师生共同的家,那么教室就是我们自己的家。打造完美教室,我们师生共同出谋划策,也许我们不是最精彩的,但我们一定是最用心的。我们自己的家,我们自己的地盘,幸福的乐园。用环境感染你我,用语言感动你我,用爱心拉近你我。在自己的家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家人眼中的小能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