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知识付费的兴起,我们可以方便快捷的在网络上学习到各种各样的知识。大到学习求职面试,小到学习“如何学习”。
扑面而来的知识汇聚成一片海洋,让我们眼花缭乱,不知所措。当看到别人开始学习时,我们的紧迫感油然而生,却不去思考自己为何要去学习。
在我们还没有认清自己的时候,大部分的时间里,我们以记忆代替了思考,我们的潜意识认为,只要记住了知识就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但是世界上正确的知识太多了,我们穷尽一生也只能学习一部分,也只能记忆一部分。而且随着我们学习记忆的增多,我们就会发现越不能处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房间并不会自然就乱成一团,是住在里面的自己把它弄乱的。
最早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即使没有在思考,也不会是一团糟。正因为我们自己给大脑塞进了无数正确的知识,让它在需要知识的时候,无法合理的去提取、去应用。结果导致,我们以为自己学习的不够多,需要新的学习,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知识付费的兴起表面上看是人们开始渴望学习与进步,但实际上,更多的是为了缓解内心的焦虑。因为没有思考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就以知识的数量来麻痹自己。
就事实来说,如果学习并记忆的知识不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知识是毫无用处的,最多也只能成为聊天的谈资。
就像人们学习了屠龙术一样,生活中如果没有龙的话,屠龙术便是一个笑话。
课堂上不听讲的同学,去了补习班学习也不会提高成绩;上班习惯摸鱼的人,参加了职场培训也不会改变摸鱼的习惯;月光族报名了理财课程,也不会在下个月就开始储蓄。
人类的任务不是记忆,而是思考。如果没有认真思考自己为什么去学习记忆知识,那么学习也只是为了欺骗自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伪勤奋”。看上去做了很多也很辛苦,但是却没有一点实际效果。
学而不思则罔。这句我们在小时候就背过的古文,一直提醒着我们思考的重要性。遗憾的是,现在很多人依然没有理解,甚至已经遗忘。
因为没有认真的思考自己的内心,所以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错误地认为只有先学到了知识,就可以根据知识去做出改变。而实际中,是我们通过思考,想通了自己想要什么,为了达成这个目的我们才要去学习的。
在《我在思考什么》一文中,我就检讨过自己在过去犯的错误:为了学习而学习。没有静下心来思考,全然不顾自己想要什么。最后就是,学习的知识越多,遇到的问题就越多,自己也进入了质疑自己的死循环中。
因为放弃思考,因为逃避思考,让自己陷入了焦虑;因为放弃思考,因为逃避思考,让自己成为了一个“伪勤奋”的人;因为放弃思考,因为逃避思考,让自己越来越疲惫与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