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对比中西方的差距时,特别是对于中西方在权利义务方面区分的否仔细上。我们不仅要看到中国与西方的差异或者说存在的距离,还应该时刻回顾我们的历史、了解他们的历史。
权利与义务的划分不是一个一劳永逸的事情,它跟人类社会中其他事物一样,都需要两方或者多方相长期协调,才能期待达到长久的保持。这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立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通过一两百年的实践就能够深深刻入人民的心中的。不过是在这一两百年中,百姓和其他的全市集团在实践当中构建了一种关系,这种关系的维持需要保持权利和义务上的明确区分。也就是说,尽管他们现在权利与义务区分的比较明晰,人民的生活比较有条理,但并不代表他们以后还一直会处于这种情况。
如果将这样一个情况确定为真实的话,我们就可以再来回顾历史。特别是可以首先做出一个判断,那就是西方人权义务的划分清晰,并不是从来就如此的。我们可以想到在文艺复兴还有工业革命时,诸多权利义务划分不清的情况,它们造成了许多社会的乱象,以及许许多多的不平等。而在工人运动之后以及现在欧美国家各种劳动者示威游行之后,他们才能够在权利与义务上达成某种比较相对比较平衡的状态。简而言之,这些都是劳动人民争取来的,都是斗争换来的。
其实哪个国家的人不是好逸恶劳?不是贪得无厌。不过都要生活,都想让自己的劳动能得到应得的报酬及待遇。故而会在遇到不公待遇时分歧反抗,并在这种不公比较普遍的时候进行群体性的反抗,并最终促成一种权利与义务比较明晰的状态。
在认识这样的一个问题上,可以说我们大多数人都会遇到一个障碍。这个障碍是由1、人会更加关心自己得失,2、人会首先看到自己的自己是否满足这两点上,其与“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是一个道理。如果我们在思维上首先有了一个“外国好,而我们不如别人”的判断,就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对国内、国外事情的看法。在这种条件下,国内媒体再宣扬国内好,我们也会有一种怀疑。但我们其实找不到明显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执念。
当然有人能到国外去,也许也会喜欢上国外的一些特点。但现实本就与想象是有差距的,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的好,也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的坏。不过,对于个人来说,自身的性格更喜欢某种环境那也是客观存在,也是可以理解的。但这在对于我们认识不同国家文化的情况上并没有直接的帮助。
我们应该承认,我们认识社会的深度会随着了解和思考的不断进行而逐渐加深。我们也许无法认识所谓真理,当然也可能并不存在所谓真理,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超过其他人的认知,让自己不至于被一些肤浅的言论所影响,不要自己的观念变得太廉价,不要让自己从不相信、不愿意了解,到一种与我无关、失去希望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