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月初到3月底,一整个月,都在听夏梵老师的课。每次上课,看着美美的夏梵老师,听着她幽默风趣的话语,仿佛春暖花开,香气四溢,醉倒的肯定不只我一个人。
原本想等课程结束,抽空把笔记再整理整理,写写总结,可是阅读营紧接着开始了,我也没有时间做总结了。
现在,阅读营已于23日,也就是世界读书日结束了;而今天晚上,“家庭教育指导师”训练营又开启了。趁着儿子在看书,赶紧把总结这块大石头搞定。
一、家庭能量场
第一堂课的主题是《家庭能量场的打造》。第一次听到这个主题,感觉特别新鲜。夏梵老师说,“家是承载身体和心灵的殿堂。”这句话让我感觉家应该是特别美好的地方。我也曾感觉家是不错的,挺温馨的。不过老觉得欠缺了一点什么。
听完课才知道,家里的布局需要进行调整。比如挂在客厅墙上的电视机需要移开,换成书柜;占了客厅”半壁江山”的茶几需要换成小圆桌,下面再铺张地毯。想想看,如果我真的换了,儿子应该会乐开花的。还可以找个地方放上茶桌、茶椅,有空时陪老公品品茶,那得是多么惬意的时光啊!
还有很多有待改进的,不过下面讲讲我做了改进的地方吧:
(1)有个周末,我花了两小时把露台的花花草草整理了一遍。没过多久,之前刚冒出头的夜来香,长得老高了,前两周已经开花了;君子兰也开了一束又一束;就连我和儿子一起栽的绿豆苗,都长老长了。每次打开露台的门,看着那些植物欣欣向荣,春暖花开,我的心情就无比愉悦。
(2)几乎每个周末,我都会买两束花,分开搭配。一束放到客厅入门的边几上,一束放在正对门的小书架上。每次一推开门,就可以看到两束花朝我微笑。家里有花的感觉,真好!
(3) 我订制了一个木牌,上面刻着“忘忧阁”,这是我们家的名字。寓意每个人回家后都忘记忧愁,无忧无虑。
(4) 我买了一盏盐灯,放在客厅的边几上。每天晚上运动时,就开启一会。我告诉儿子“盐灯吸收了天地精华。”儿子每次都去看盐化成的水,用手沾一点,告诉我说:“很咸。”尽管很咸,他每天都去沾,对盐灯充满了好奇。
二、正面表达
以前听林佳豫老师说过一个例子,“你不要想天上的白云,蓝云,什么云。可你越说,听的人就越会想。”之前仅仅知道概念,不过从没有践行过。
现在知道了,我们需要把担心变成美好的机会,正面表达,先看见,再祝福。
比如,看见孩子不愿去上钢琴班。可以说“我看见你今天很不太想上课,(拉着她的手)妈妈祝福你每一次弹琴都能感受琴的美妙,让美好的音乐给更多人带来喜悦。”
所有的问题都是来帮助我们成长的。我们需要感恩眼前的人、事、物,而不是抱怨;需要问眼前的人、事、物在教会我什么。
三、爱生活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我们绝大部分的家长,都非常在意孩子的成绩,都会主动或随波逐流地把孩子送去补习班。我们以为把孩子送去了,孩子的成绩就会提升一点。可是,即便孩子的成绩有提升,可孩子学习的兴趣并不会因补习而提高。
孩子只有在美好的牵引下,才会有动力,愿意合作。所以,我们希望孩子做什么,我们就在里面注入美好。他的感觉好了,他自然就愿意做了。
孩子的生活如果只有学习,而学习又是枯燥无味的,那么他只有到游戏中去寻求慰藉,寻求成就感、权力感和亲密感。 世界之大,学习无处不在。我们需要自己先学会生活,爱生活;才能带着孩子去生活,进而让他也爱上生活。
我们的生活,不仅有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有琴棋书画诗酒花。
有个周末,我把快凋谢的百合花和康乃馨的花瓣取下来,还到阳台摘了其他花的花瓣,再把所有花瓣一起放在盆里,泡上水。叫上儿子跟我一起用七色花泡过的水去擦家具。
不过,儿子对擦家具没兴趣,他倒是对泡在水里的很感兴趣。他把水倒到桶里,加满水,然后用手把花压到桶底。他一松手,看着所有的花瓣徐徐上升,他乐开了花。一会,他又换个玩法—用手在水里搅动几圈,停下来。这时所有的七色花瓣跳起了舞,那种美,是他以前很少见的,更别说是他自己创造的。就这么,他玩了1、2个小时。
另一个周末,我想到了要把露台好好整理整理。于是,我拿了一把刀,把花盆里长得不怎么好看,且长得很乱的植物都剪了,再连根拔起,之后松了土。有些盆栽了紫罗兰,有些盆栽了夜来香。后来,我把儿子叫过来,我们一起栽绿豆苗,一连栽了好几盆。儿子拿起了他的小锄头,给花盆里的植物除除草,而且,他一个人包揽了所有除草任务。
一个人的幸福指数跟他与万物链接的能力有关。当他能与各种事物链接,从中体验到美好,他就会有小小的成就感,幸福感。这种感觉,会促成他以后继续维持链接。
坚持打卡几年了,也坚持快速学习几年了。不过这是第一次,每天都有老师对作业进行点评,让自己能看清楚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点。这是一个新的起点,我又向梦想的远方迈进一步了。
感恩那么端庄,美丽,智慧,有趣的夏梵老师;感恩茜玟老师和若莎老师创办了这么丰富而有爱、助人而自助的袋鼠想学平台。
谨以此作为参加袋鼠想学”深度亲子沟通训练营”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