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张爱玲的小说,是因为学校的一个课外读书打卡活动。因为一直对课外书阅读比较感兴趣,便报了名参加,第一个星期读的就是《倾城之恋》,我选书,没有看作者的习惯,一般都是只看简介和书的封面。
书本并不厚,字也不多,但是读完全书后意犹未尽,于是特意到网上查了此书,才得知原来是张爱玲的作品。在以往的读书经历中,曾经有过这么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每每想起这句话,我就觉得很感动和震惊,感动于这份沉甸甸的爱,震惊于这份爱的卑微和小心翼翼。
在张爱玲的简介中看到这句话,我是吃惊的,万万没想到,原来张爱玲曾有过这么一段刻骨 的感情,我甚至开始揣摩,是不是因为她的这一段感情经历,才让她笔下的女主角,也染上了悲情的色彩。
我对《倾城之恋》的印象已经模糊了,只记得故事在古老、悠长的钟声中开始,在古老、悠长的钟声中结束,就像人生一样耐人寻味,仿若梦一场。
《半生缘》和《倾城之恋》有着相似的韵味,同样拨动着我的心弦,但是刚刚看完《半生 缘》,对它的印象会深得多,悲情也更为浓烈,特别心疼曼桢、世钧,也心疼叔惠、翠芝,为曼璐怜惜,也厌恶当时顾太太的传统思维。
我不是一个理智胜过情感的人,所以我很害怕,自己有一天也会陷入情感的漩涡。我知道在21世纪的今天,作为一个接受现代化教育和科学熏陶的人,是不应该相信命运这种东西的,但是,每当受到来自外界种种挑战而无能为力的时候,我总会有种命该如此的软弱与错觉。
曼璐的一时恶念,葬送了妹妹曼桢的前途,曼桢最后因为心疼孩子和种种压力,嫁给了祝鸿才,世钧没有等到曼桢,选择了和翠芝结婚,叔惠因为自己的自尊心作祟和翠芝错过,这种种的悲剧都让我的心灵受到很大的触动。
书中,翠芝和世钧新婚之夜的那一番对话,让我觉得心酸至极,他们都不是彼此最爱的人,最后却走到了一起,这让我想起了,曾在抖音上刷到过的一条短视频,男女双方就要结婚了,男生来陪女生试婚纱,女生穿着婚纱站在男生的面前问他:好看吗?男生答:好看,但是那一刻,男生脑海中浮现的却是另外一位女孩的面容,这种忧伤就像书的结尾曼桢对世钧说的那一句话:我们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