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让自由更有力量


试想,谁不想活成心中的理想状态,自由而舒散的展示自己?

试问,谁不想摆脱和克服自己全部的弱点,释放出神采飞扬的自己?

可是,扪心自问,我们的心灵何时真的自由地歌唱过?

我们孜孜以求的自由的心境、状态,是否真的眷顾过我们在浮生中时时颠簸、处处海啸的心?

我问过很多人,没有人的答案是肯定的。

为什么呢?

1.不懂拒绝,苦伤善良

谨小慎微地活了半辈子,终于慢慢明白,很多受伤,是因为没有立场、缺乏信念的善良;很多苦闷,说白了,是因为不懂得拒绝。

更为深刻地反思,则是:内心不够自由,受困于各种情感、外物、道德的束缚,不能更好地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越是打着道德的旗号自我设限,越是用毫无意义的善良画地为牢,各种异己力量就会以强硬、决然的态度对待自己。

善良的苦伤,就在善良本身,恶的介入是善良一昧的善良。

2.自由意味着内在觉醒

我总在想,一个人的内心自由,到底基于什么样的状态,才能让生命焕释出光芒?

我们这个时代,对自由的理解更具时代特征。

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绝不是胡作非为,还沾沾自喜。那种认为自由就是“什么都要我说了算”的认知,看来已经不会有人再坚持了。

自由,越来越成为一种新的言说和信念,它也越来越在法律、道德、人伦的约束下,才有意义。

这是一个令人不由得宽怀一笑的现象。

自由更倾向于精神方面的觉醒,更是在对人性失望之后又产生的一个恒定的愿望。

正是这个愿望,抒发了人面对苦难生活必然的反抗精神,并因此而书写了一段自由自在,生龙活虎的内在觉醒之路。

3.拒绝,不是质疑一切

人之所以拒绝,是基于对自我绝对而自信的捍卫。

自由,可以是心境,可以是感受。

那么,令人不快的感受,破坏内在安静的事情,都可以是直接拒绝。

拒绝的力量来自两个方面的强大:一是内心强大,二是物质强大。

没有内心的强大,自由就无可承载;没有物质的强大,自由就胡作非为。

千古而下,能真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毕竟太少。人可以不食周粟,那漫山遍野的蕨菜、青菜、豌豆可都是有季节性的,而且特别不容易保存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