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说他暑假想去日本旅游,想去看富士山,想去吃日本料理,很憧憬的样子。
我说“好呀,如果到时日本疫情没这么严重了,境外回来也不需要隔离了,日本值得一去,你准备约哪个小伙伴一起呀?”
“我想一个人去,到富士山住一个月,每天看着富士山发呆!”
“呃,你攻略做好了没?”
“还没开始呢!”
“那你先学点日常用语这些撒!”
“不用了吧,有翻译软件吧。”
“呃,你还是做个全面的功课,比如了解下日本的风土人情呀?你的行程路线呀?注意事项呀什么的!”
“不用了吧,不说日本人挺友善的,而且感觉幸福感也挺高的!”
“是这样的,越是有归属感,幸福感强的地方的人,实际上越是对游客反感的。比如,你很爱你生长的大北碚,你喜爱这片土地,你也会不大喜欢游客太多,因为文化差异的原因,你会觉得一种文化上的冲突感,还有就是游客一多,就会有旅游开发的可能,你想想你曾经住的婆婆那儿的老街是不是在被开发?而婆婆他们是不是也被迫迁出啦?”
儿子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似乎觉得挺有道理的。
“你去一个陌生的国度,还是要先做好攻略,了解好当地的风土人情这些,设计好路线好点,建议还是约个小伙伴。虽然日本人友善,但并不代表没有坏人呀?毕竟资本主义国家,很多都是合法滴!如果你真是只想每天守着一座山看着,那不如你去仙女山?或者远点峨嵋山、青城山也行呀!”
“呃,我再研究研究下,或者约个小伙伴,那边也有小伙伴,我也找他们再深入了解下。”
晚上刷抖音,刷到一个视频,说的是你不接电话,你妈的反应就是觉得你肯定被绑架了,那家伙可快吓死了。而你爹就会觉得你不知在哪儿疯呢!
这还感觉真是,儿子说出他要一个人去日本的时候,第一反应确实就是心里咯噔一下,马上脑海里开始想象过去被绑架啦呀,被抢劫啦呀,被人欺负了呀。可又不敢说出来,怕被儿子鄙视,只好绞尽脑汁挖空心思的巴拉巴拉说着些什么危险的地方,内心也知道娃大了是阻止不了的,也明白娃大了需要出去见识见识。可这当妈的小心脏呀,属实是本能的就担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