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四本书读书笔记
在梦里像只小螃蟹拼命的向沙滩上爬。疲惫感如同涨潮的海水,一浪又一浪的袭来,又将我擒回去。淹没、浮起、沉沦、挣扎……无论小短腿的频率有多快,命运就像逃不开的如来佛的五指,总在我自以为是的时候重重地压来,重负就是那样的让人窒息。
突然想起以前读过的一本书《正念的奇迹》,不知可不可以牵我走出烦恼与疲惫?翻开书,整个神经松驰了下来。
何为正念?
正念就是对当下的“实相”保有觉知。简而言之,正念的本身就是“觉知生命”,正念的存在,意味着生命的存在。结合实际来解释正念就是专注工作,保持警觉和清醒,准备好应对任何可能发生的状况,随机应变。
为何要保持正念?
人其实有很多时间会陷入无意识状态。当你的关注点不在自己身上的时候你又是谁?在某一个时刻,你突然意识到你是谁谁?你在做某某事的时候,你才会突然发现自己活了过来。还记得西游记里面孙悟空总爱灵魂出窍吗?他把肉身留在凡间,自己跑去找菩萨们搬救兵。这个时候哪一个他才是真实存在的?答案很简单,跑出去的那个有意识的他才是真实的。
由此,我们也可以想象,当你的意识不存活在你的体内的时候。你就只是一个行尸走肉而已。那么保持正念,就是让我们成为自己的主人,重新组建自我。
这就好像假设一个魔术师把自己的身体切成很多块儿,把每一块放在不同的地方,手掌放在南边,手臂放在东边,腿放在北边,然后借助某种魔力魔术士大喊一声,身体的各个部分重新组合归位了,正念就像是这个魔术。他是奇迹,可以瞬间召回我们还散的心,使它恢复完整,这样我们就可以过好生命的每一分钟。
简单点来讲,就是你吃橘子的时候你能感觉到自己在吃橘子?你洗碗的时候你知道自己在洗碗?这听起来很简单吧。其实这很难。因为做到一瞬间的自我意识很简单。但若让你时时刻刻都保持着感知自己在干什么?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大数据统计,国民目前每天用手机的时间平均在5到8小时,看手机在256次。也就是说,我们的注意力被他物所吸引。当你的注意力被别人剥夺后,你的生命流失的进程在加快。但当你把注意力投向自己的时候,日子就慢下来了,生命也会拉长。就好像木心先生诗中描述的那样:“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你会找到很多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你会真实的拥抱自己,你将不会在无缘无故的陷入虚妄之中。
那么如何修习正念?
书中介绍了很多方法,但主要有三种:
第一练习呼吸。当一个普通人有觉知的呼吸时,他就已经开悟了,为了维持长时间的正念,我们必须不断的关照自己的呼吸。呼吸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数呼吸,二是随呼吸。
数呼吸就是在吸气的时候心里数“一”呼气的时候心里数“一”;在吸气的时候心里数“二”,呼气的时候心里数“二”,这样一直数到十,然后再从一开始。这些数字就像一条绳子,把正念和呼吸系在了一起。
随呼吸就是让呼吸变得平静,并且和缓的方法。修习者应该躺在垫子上双臂轻松的放在身侧,不要垫枕头,专注呼气,看它有多长,心里就默数。呼气结束时,稍作停顿,让你的肺自发的吸入新鲜的空气,让你的肺在不费力的情况下,能吸多少空气就吸多少空气,吸气一般要比呼气短一些。大约10到20分钟之后,你的心绪就会沉静下来,静得像一个池塘,水面上甚至连一丝涟漪都没有。
第二设定正念日。就是一周选出一天作为自己修炼正念的时间。这一天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让自己处在正念之中。不要为了赶任务做事儿,要下定决心,以放松的姿态,全神贯注的做每一项事情,享受你的工作,与他合一,如果做不到这些,正念日就没了意义。
第三进行禅修。打坐背部挺直,掌心向上,左手放在右手上,放松双手、十指、双臂、双腿。要诀有两点,关照和放下。关照你的呼吸,放下其他一切事,放松身体的每一处肌肉,大约15分钟后,你就能达到沉静的状态,内心充满祥和与喜悦。你可以想象一颗被扔进河里的鹅卵石。鹅卵石毫不费力的沉入水中,以最短的距离下沉,最后沉到河底,沉到最佳的休憩处,自始至终不沾染任何东西,你就像那颗把自己沉到河里的河,放下一切,此时此刻,你存在的核心就是你的呼吸。然后我们要学会观心。心不强占心,心不把心赶走,心能够观察到他自己。佛经说,心就犹如一只在森林中不停摇荡的猴子,为了不让其行踪飘忽不定,我们必须一直看着这只猴子,甚至和它融为一体,以心观心,就像物体和影子,影子无法摆脱他自己的影子,两者其实是一体,无论心飘荡在哪里,他人任就会被拴着。
这是第二遍精读《正念的奇迹》,也是第二遍写读书笔记。人生在不同的时间段看一本书,侧重点和体验完全不一样。但也是成长的见证,姑且把两年前写的读书笔迹附后,作为补充。
读而思5:正念的奇迹
在拿到本书之前,单听书名,本以为是一本教人正思正想,远离邪魔歪道的鸡汤类书籍。开卷不到3分钟,立刻为自己的浅薄而汗颜。所谓“正念”是指:对当下实相保有觉知。有了正念,我们才能真正的活着,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重建自我。
本书作者是一行禅师,越南人,他是推动“入世佛教”的主要人物。全书共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由一行大师写给广兄(越南社会服务青年学校主要成员)长信改编而成的主体部分——正念奇迹。里面涵盖何谓正念?正念修习的好处?正念修习的方法。第二部分是佛经的选读。作为一名红尘俗人,大概翻翻,已是云来雾去,呜呼哀哉了……所以这部分就绕道了。
我们时常看书,觉得一本书还不错的理由,不外乎三点:一是引人入胜;二是书中观点填补了你思想上的空白;三是书中所提的观点是你日常行为的印证。那么我喜欢本书的理由主要在第二点和第三点。
这是全书开篇处的内容。深以为然。时常会觉得时间不够用。因为生活中要扮演各种角色:母亲、女儿、妻子、职员、学生、朋友……以至于常常抱怨被“他人”、“他事”占用了太多自己时间,就如消防队员一般,东奔西跑,疲于奔命,不得半点喘息,很少有时间停下来问:我是谁?我在何处?我又将去向何处?当“我”已“无我”时,那个时时奔忙的人,也只是机器的代称而已。看到这一段,我突然想:这样的一种状态也许就源于自己总在分割时间,先行抽离自己,过于强调“你的时间”“我的时间”,当“我”没有融入时,“我”便是不存在的。正念就是让我们觉知到我的存在比如:“我是母亲,我在陪伴女儿成长,这一刻属于我!”觉照到自己的心念与动作,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只有如此,我们才不会被过去和未来吸走,才能实实在在的活着。
自己是一个跳跃性思维的人,一闪之间念头已是千转,平日和人聊天,若他人将事情重复两遍以上,心便不由已的飞往十万八千里以外的太平洋上。如何将心念快速牵引回来,于我一直是未解之难题。本书介绍了非常好的一个方法“呼吸”。书中谈到“呼吸”时,举了一个非常形象的小例子。说有一面高墙,站在顶端可以看到很远地方,但是没有工具让人登墙,只有一条从顶端往墙壁两边垂下来的细线。聪明人会在细线一端,绑一条粗绳子,然后走到墙的另一边,拉下细线,粗绳子就会被牵到墙的对面,当我们固定粗绳时,就可以轻松上墙了。而我们的呼吸就像那条细线,一旦我们知道如何应用它,它就会成为绝佳的工具。看来可以先试试!
说实话,这一段因为牵扯了一些佛理,如“五蕴”;如“缘起观、无常观、慈悲观”等,看的不是太明白。不过桌子这个例子,到是如撬开罐头的工具,让人能略窥探一二。书中讲:人们通常将实相切割成块,因而看不到万事万物的相互依存,看到一切中的“一”和一中的“一切”就突破了一个大障碍。 这段话让我联想到,老子是不是就因为明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一”之道,由此达到“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的境界。这个世上也只有真理是可以穿越一切:术界、学界、国界以及时间和空间。
《正念的奇迹》现阶段于我的启发,大致如上。也许一年或者两年亦或多年后,再看此时的所思所想,会觉得理解尚在杯口处,但人的成长不就如此吗?今天只是通往未来的一个台阶,只要我们天天向上就好。
晓文
2015年5月16日
花絮:周末回家和老爸老妈一边包饺子,一边“大谈”自己对《正念奇迹》一书的理解。书房写作业的女儿探出头来说:“妈妈,你已经脱离了正念!”是噢,立刻自省,我在包饺子,我在包饺子,我在包饺子……可是,等等,亲爱的女儿,你又是在写作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