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蒋铭国老师在微信群里发布了“彼岸·2022潜心成长群”招募通告,我第一时间就想报名。“与优秀的人在一起你想不优秀都难”“一个人走路你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走路你可以走得更远”。是的,一个人埋头走路,可以走很快,但是未必会走很远,可是一群人,相互鼓励,相互搀扶,可以走的更久远!这就是团队的力量!
一个人走路,没有牵挂,无所顾忌,走的当然快,但很少有人可以确定自己可以走多久!但如果与人同行,会获得友情的帮助,会获得智慧的碰撞,会有团队的合作,会有无穷的动力与鼓励支持,这样才会走的更远,才会到达目的地。
虎年正月十五是蒋老师“彼岸·2022潜心成长群”入群申请的最后期限。与其找带娃没有时间写1500字入群文章为借口,不如说我的拖延症早该改改了。我想为什么我不抓紧时间,争取搭上这趟末班车呢?
与蒋铭国老师初识在乐平九小,2015年青年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我们同一批进来成为同事。在第一次数学期中质量分析会上,听完他的发言后,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和蒋大哥交个朋友,先加个微信,以后多多向他学习。散会后我就故意放慢脚步有意识地等他一同走出教室,找他聊了几句“套套近乎”,蒋老师人很随和,也很热情。简单聊了一会儿,我们俩就互加了微信。
成为微信好友后,交流请教也方便多了。同为班主任,朋友圈刷到他的有些好做法,我便会和他私聊,向他学习取经。蒋老师不仅自己工作认真,还很热心——毫无保留地分享他的好做法。
蒋老师自带光芒,他的优秀与他的努力分不开的。现在他正带领着一个大团队成员一起优秀,他的个人公众号“默默彼岸花”一推送文章,我都会认真拜读,那些蒋老师高研班优秀学员过去一年的成长与收获令人羡慕和向往。他们个个都很励志,字里行间都让我感受到他们的激情、积极向上,我被他们的魅力折服,被他们默默地努力感动,衷心为他们的成功感到高兴。2022年我也真心想加入他们的团队,因为我错过了2021,我再也不想错过2022了!
看见蒋铭国老师年终总结满满的荣誉证书,我赞叹不已。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汗水总是满载着收获款款走来。
说来惭愧,2009年参加工作至今,十年多年的光阴,没有什么职业规划,没有什么目标,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总觉得过得去就可以了。获得的证书也寥寥无几,指导学生参加乐平市“航模”比赛获得一等奖,智慧作业微课制作通过录用了8节。可这些证书根本拿不出手。身边很多与我同龄的同事,已经是市县级骨干教师,青年教学能手,市学科带头人。而我,什么都不是。
时代在变化,教师要发展。就像王校长说的“不能再躺平了”。我身边就有很多同事,他们从不懂到会,从会到熟练。只要有毅力,肯学习。进步和收获都会满满回馈与你!
当大家还沉浸在热烈的2022春节氛围之中,我们的蒋铭国老师为了大家野蛮生长就在彼岸各大群里发出通知。他告知我们2022年要想继续跟随他的步伐学习就提交一篇成长叙事,核心群里的成员在2500字左右,其他群里的朋友在1500字左右。
时间节点将至,我不能再错过了。2017年在万年中学有张文质老师的讲座,蒋老师打电话邀请我一起前往学习,我因周末没有人带娃错过了;2020年蒋老师发起高级研修核心成员招募我错过了;2021年省级智慧作业课题第一批项目立项,他叫我同学唐秋兰老师打电话给我,邀请我一起加入他团队,因为种种原因错过了(幸运的是省级智慧作业第二批我的课题通过立项了)。2022一起成长,努力获奖我再不想错过了!我也不知道写些什么,但想起蒋老师说过“写比写什么重要”,“学习和年龄无关,优秀与基础无关”……这些充满正能量的话语让我想牢牢抓住本次学习机会。
虽然过去的日子里,自己也在加强学习,但是时而停歇了学习的脚步,时而停下来欣赏路途的风景。就因为没有加入大团队,一个人独自摸索永不如结伴而行。虽然渴望成长的种子已在我心里深深播下种子了,缺乏催人奋进的团队、如火如荼的学习氛围,我觉得有时也有惰性,所以我诚心加入“彼岸·2022潜心成长群”,一起成长,争取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