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湛清水色,悠悠夏日长。作为一名在教育一线奋斗了十六年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我常常感到无力和茫然,我常在想未来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为了孩子们的未来,我能做点什么?今天的教育理念能否让孩子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但这个暑假我遇见了“互加计划兴成长”让我对教书育人有了新的认识。
第一节课是邱校长的“小学校,强教育、大学习”线上讲座,有两点让我印象深刻。一是“伴读”一是“T型人才”。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们深知课内阅读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因此需要引导学生大量的课外阅读,那么如何让冷冰冰的“逼读”变成暖烘烘的“伴读”呢?邱校长向我们分享他们的成熟做法,让我受益匪浅。未来人才要扬长平段,还要扬长融短,把一个人的长处发挥出来,有一技之长。对于未来的学校要看得懂,对今天的学校要坐得住,对自己的学习要走得出。
第二节课我认识了凉水井中学的三位小老师。我们看到凉水井中学的教育真正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课堂上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建设者。在凉水井中学学生大胆发言,踊跃显示自己的风采。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成为小老师,只要你肯努力,你就是最优秀的。“小老师”不是凉水井中学的独创,但这所乡村中学却把它做成了自己的特色,创出了品牌,成为课程改革的佼佼者。我想这背后一定是“凉水井”人坚持不懈的追求和锐意进取的付出。同样作为一所乡村学校,我们该如何定位我们的教育理念和发展目标呢?我想在遵循教育规律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前提下,必须因地制宜的找准本校发展的特色理念。有了发展目标就有了课改的方向,就成功了一半,再开发特色的校本课程和科学的评价机制,相信我们也可以为孩子的未来撑起一片希望的蓝天,让他们与同在蓝天下的城里孩子一样茁壮成长。
第三节课罗书记强调了体育的重要性。他用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诠释了体育不但能锻炼学生的身体,还能让学生学会合作,增进友谊。我们要去温暖学生,还要关注学科以外的东西,身体力行去影响学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老师身体力行的示范会带动学生广泛参与。此外,罗书记在讲座中还强调了班会课的重要意义。一堂优质的班会课会让学生有一次深刻的反思和顿悟,帮助学生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第四节课我们看到一些大山里的孩子,也用上了平板电脑,千里之外的老师利用网络,进行线上教学,从而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解决了因师资而阻碍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全国各地的老师和学生因为加入互加计划而开阔了视野,锻炼了能力,提升了知识水平。可以说互加计划就是把陷入深水井中的老师和学生提上来的绳,它带领老师们走出深水井,去看看井外那广阔的世界。
相信通过这个暑假的学习,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未来学校有了更新的认识,也将做好更加充足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