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书友,今天我们继续共读《高山上的小邮局》。昨天的共读,我们知道了女诗人玛拉出席了波韦尼尔村读书俱乐部的开幕式,她的致辞刷新了人们对书信的认识。
开幕式结束前的一刻,萨拉像弹簧一般站起来,念了一封信。这封信既不是关于真实的自己,也不是关于友谊、爱情;而是关于她的命运。这封信是邮政总局寄来的,高山上的小邮局暂不关闭,萨拉继续留在波韦尼尔管理邮局。
参与书信接龙的人们,终于如愿地用文字建起一个坚不可摧的直达首府的接龙。他们的愿望达成了,在信中约定要保守你秘密可以公开了。首先捅破窗纸的,是情感丰富的女诗人,她热情洋溢地说,是一个女人的文字接龙,将萨拉留在了村子里。如此激动,既是为萨拉而高兴,也是为自己终于与自己和解而欣喜。
一开始她因为灵感枯竭,走入创作的死胡同,选择离群索居,酗酒无度,生活不规则;是送信萨拉,对小麻雀的温情,软化了女诗人如铁石一般的心。她从阿尔玛的来信中感受到了力量,重获创作灵感。
她写信给下一个接龙者,在信中描绘着自己真实的模样。读书俱乐部开幕的这一天,她走进了波韦尼尔的村民们当中,不再高高在上,不再高冷傲娇,而是和蔼可亲,谈笑风生。这时的她,已经与最真实的自己达成了和解。
包裹着接龙的神秘色彩一层一层地剥开了。亚力克斯为女诗人总结的“一个女人的文字接龙”作了补充,他说,应该是“一个女人和男人的文字接龙”。亚力克斯收到信,依约加入书信接龙。在写给希帕蒂娅的信中,他告诉她自己最喜欢的是阅读,最向往的是旅游,可他现在因为父亲罹患阿尔茨海默症,坚守在村里。是个“静止的旅行者”。
动笔写信,其实就是给自己一个机会,一个用文字描绘真实自己的机会。能够面对真实的自己,就是跟自己和解的开始。
接着,希帕蒂娅、女邮差萨拉、曼努埃拉、卡罗尔先后用自己的方式承认参加了书信接龙。在她们的信中,关于友情、爱情、乡愁、梦想,都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片段,将这些片段写出来,就犹如打开了一个闸门,顿时打开了心中的郁结。
在读书俱乐部激动人心的现场,还有两个人没有说出自己参加了文字接龙,她们是阿尔玛和罗莎。最终,她们还是将窗纸捅破,在另一个场合。
她们来到波韦尼尔村的公墓。阿尔玛再次因为自己在二十三岁生日那天收到祖母的信而欣喜。一切的发生,都是从那封信开始。祖母的那封信尽管简短,但却流露出了多年未变的对家乡刻骨铭心的思念。
阿尔玛因为祖母的信来到波韦尼尔,又是书信接龙的第一个收信人,所收到的信,又是与祖母有关。
在信中,她看到了几十年前祖母生活的片段,也看到了笼罩在祖母和罗莎之间友谊之上的阴霾。当然,她也看到了写信人罗莎的愧疚和不安。六十年过去了,罗莎才用写信给陌生人开的方式来直面自己,可见几十年来,她的心事埋藏得有多深,她又是多么地想跟自己和解。
在公共墓地,阿尔玛告诉罗莎,她就是路易莎的孙女。唯一的孙女。只有她能解开罗莎的心结。即“路易莎过得幸福吗?罗莎的背叛给她造成的痛苦消除了吗?”
她告诉罗莎,祖母非常非常幸福。她结了两次婚,第一次是嫁给一位和她一样的移民;丈夫去世后,她嫁给了一位虽然比她年长但是非常爱她的法国糕点老板。生了一个儿子,就是阿尔玛的父亲。祖母一直管理着糕点店,直到她干不动。十五年前,祖母去世了,遵照她的遗愿,她被安葬在波韦尼尔村,用的是她在第二次人生的身份:露易丝‘•瓦卢瓦。
罗莎恍然大悟,原来,好朋友离自己是咫尺之间,自己却一直以为是远隔天涯。
罗莎告诉阿尔玛,自己是如何与阿韦尔相爱的,她请求路易莎原谅他们在幸福方面的自私,没能为她考虑。可是爱情并不存在对错之分,路易莎一直想回到这里,其实就表明,她原谅了自己。令人欣慰的是,路易莎离开村子后,人生非常圆满。
阴霾散去,罗莎仿佛回到了六十年前阳光明媚的下午,她和露易丝之间没有任何阴影。这一刻,她重拾了六十年前的友谊。她终于与自己和解。
罗莎与自己和解的钥匙,是她写出去的那一封信。只有写信这样的方式,她才能毫无顾忌、完全坦诚地倾诉,才能直面六十年前的伤痛。通过这封信,阿尔玛对罗莎、对祖母都有了更全面更清醒的认识。有了这封信,她才能成为桥梁,重新连接起罗莎和路易莎之间的友谊,罗莎才得以与自己和解。
文字接龙直达首府,留住了女邮差萨拉;文字接龙把全村人都联系在了一起,让他们重新彼此认识。而每一个写信人,也都能在写信的过程中,与自己达成和解,这是意料之外又是清理之中的收获。
小说的结尾这样写道:那个信封比时间更牢固的友谊接龙的第一环,它在一个冬天里把全村人都联系在了一起。这个冬天就快结束了。
亲爱的朋友,也许你也会遇到自己过不了自己这一关的时候。在这样的时候,不妨也借助书信这种形式来达成与自己的和解?写一封信跟自己的朋友,真实地叙述、剖析你的处境。在这个年代,写信不仅仅限于纸和笔,可以是电子邮件,或者在QQ在微信留言,也是写信。也许,就在自己作自我分析的时候,豁然开朗;又或许,朋友对你倾诉作了回应,你犹如醍醐灌顶。
就这样,你不再跟自己过不去,你终与真实的自己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