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藏语的分类,与其对应的藏族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支系分别是卫藏藏族,康巴藏族,安多藏族。除这三大区外,还有几个特殊支系,分别是嘉绒藏族,工布藏族,华锐藏族,白马藏族。我们此次去的是四川的阿坝州。阿坝州是四川省第二大藏区和中国羌族的主要聚区。这一带主要以嘉绒藏族为主。
阿坝州有九寨沟、黄龙等世界自然遗产。阿坝州被世界旅游专家誉为世界生态旅游最佳目的地。如此丰富的民族特色以及具有民族风情的地方,激发了我的热情。于是我们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去不仅有美食还有美景的四川阿坝州的毕棚沟!
毕棚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朴头乡梭罗沟境内,是国内非常知名的红叶观赏圣地。
毕棚沟是一个集原生态景观博览、登山穿越、极地探险、滑雪滑冰、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大型原生态旅游风景区。毕棚沟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完美的自然生态景观、优良的生态环境著称。景区内红叶、杜鹃花种类繁多,森林原始、瀑布飞挂、冰川奇特。毕棚沟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完美的自然生态景观、优良的生态环境著称。景区内红叶、杜鹃花种类繁多,森林原始、瀑布飞挂、冰川奇特。风景真的太棒了,与四姑娘山相连接,景色美的和油画一样。密林层峦叠嶂,溪流清澈见底,风景在路上!毕棚沟也被比作四姑娘山的美丽背影。这是个五彩斑斓的世界,浓绿的树,深红的叶,青青的湖,湛蓝的天,纯白的雪;这是个多姿多彩世界,一道冰川,险峻奇峰。
感受原始风景的美丽,难以忘记的却是在高海拔地区泡天然温泉。在冬季,室内外环境相差足有30℃的情况下,亲身感受泡温泉的浪漫。在差不多3000的高海拔山间,我出现了头晕以及胸闷,所以不敢长时间的感受和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欢欣。而老公适应性很强,竟然在45度左右的温泉里,泡了大概一个半小时。真正的做到了全身心的放松!
晚饭是在藏区吃烤全羊,铜火锅,烤牦牛肉。和藏民们一起带着哈达,跳她们的锅庄舞,喝酥油茶,青稞酒。跳到尽兴处,很多不认识的人拉起了手,但是我们一点都没有觉得拘谨。而是真切的被他们的歌舞感染,愿意快乐无忧舞蹈起来!动感的音乐,跳着幸福的日子。简单的生活便是一种幸福的生活!
因为是在藏区,他们的生活条件确实还是不够好!许是交通的不便利,文化思维的表达不同,所以他们选择喜欢安定,喜欢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住宿的酒店房间没有空调,我们可选择的只有电热毯!在外面天气零下五度左右。室内温度却达不到十度。饱受冰冷一夜无眠!早晨起来,衣服都冰的难以接触身体。早餐只有米粥和青稞面的馒头。这次深切感受,拉我回到了30年前的童年生活,饥寒交迫的感受,使我深深的为自己的目前的生活状况而感到欣慰和幸福!
清晨大雪又遮盖了山上的植被!天山一色,白茫茫一片!真真切切的感受是,他们生活在这里真的太苦了!他们很强的适应性以及吃苦耐劳的乐观主义给我震撼。
清早第一站―― 甘堡藏寨。它坐落在阿坝州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境内,居住汉族、藏族、羌族人,三个民族有机的结合,其独特的文化现象确实令人饶有兴趣。据史料记载,理县所居嘉绒藏族公元四世纪从西藏迁陟而来,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甘堡藏寨依山而建,我们拾阶而上,只见藏族特色的房子错落有致,气势恢弘,蔚为壮观。背负绵绵青山,山顶长年积雪不化,山腰四季如春,面临千古沱水。寨子的小径下缓缓流水而过,若不仔细观察,难以看到淙淙流水伴我行!甘堡藏寨无论在地理位置、藏寨规模、历史文化上都比嘉绒地区其他藏寨略胜一筹,堪称 嘉绒藏区第一寨 。难忘寨子里的安静和睦!难忘寨子的牦牛肉,松子!难忘酥油茶!
和导游驱车去往羌族地区的时候,感受到的是少数民族的另外一种生活。
羌族素有民族活化石之称,公元前四世纪已活跃在岷江上游。千百年来,各民族不但完整地保存和延续着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生活方式,而且形成了独特的共居文化。羌族源于古羌。古羌人以牧羊著称于世。“羌”,原是古代人们对居住在祖国西部游牧部落的一个泛称。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连诗人都感受到羌笛的无耐。
羌族的建筑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尚有人居住的碉楼与民居融为一体建筑群,享有“天然空调”美名。其完善的地下水网、四通八达的通道和碉楼合一的迷宫式建筑艺术,被中外学者誉为“羌族建筑艺术活化石。
不论是藏族还是羌族他们都是一个歌舞的民族,离开了歌舞他们的生活就会打了折扣!
无论藏族、羌族还是世居的汉族,都喜欢逢年过节,婚筵团聚人们点燃篝火,杀羊烤肉,挥舞串铃皮鼓,围着咂酒,载歌载舞,通霄达旦,由此延伸着丰富的民族内涵。不愧是天然民俗博物馆和藏羌民族文化风情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