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在脱口秀中,蛋蛋说他一直对“什么什么是把双刃剑”里的「双刃剑」这个词有看法。
他说:“剑都是双刃啊,单刃的那是刀!”
哎?! 有道理哎~
其实,什么事、什么物不是“双刃”的呢?
事物都有两面。
虽然是个不难懂的道理,但是真的能在日常中看到、做到的话,不易~
那么今天就来说说「双刃」。
记得有一次我已经连续讲课讲了4天,第4天晚上又要飞外地出差。
结果刚到机场就被告知要延误6小时,奔溃 …
但后来我突然意识到,这貌似是最近几天来一个难得的机会- 有整块的6小时时间,可以坐下来写写东西,或者捋顺一件事。
如果没有延误,结果肯定是在机场晃悠半小时 …
上飞机… 等起飞后才能打开电脑…
工作一个多小时… 又得关电脑…
下飞机… 坐车… 到酒店… 睡觉…
全部是零碎时间
但延误这把剑,赏赐了我「双刃」的另外一面“刃” - 整块时间。
随后我便坦然地走到机场的餐厅,点了一瓶啤酒,坐下掏出电脑,享受这难得的6小时,写完了拖了好久的一个东西 … (自虐狂症状)
虽然延误打乱了我的计划,但这只是「双刃」的一面而已,而另外一面却是一个机会。
如果我看到的只是刀,而不是「双刃剑」,那么loser(失败者)便是自己,而且还是个心情败坏的loser。
想起在《谢谢你迟到》这本书里,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提到的一个事很有意思。
(注:本书其实是关于如何适应世界巨变的。强烈推荐他的另一本畅销书 - 《世界是平的》)
他在《纽约时报》担任编辑时,会定期在早饭时间采访官员、分析师、外交官等。
由于交通等原因,经常会有人迟到10几分钟甚至20分钟,然后气喘吁吁地赶到并道歉。
然而他却会和对方说:“你知道么,我想谢谢你迟到了。”
因为托马斯.弗里德曼认为对方的迟到,不但没有浪费他的时间,反而给了他一段特殊的、没有计划的空闲时间,用来做一些思考。
这里的「双刃」便是 - 浪费时间 vs 利用时间。
前一段时间看到一个新闻让我很震惊,新闻的主角除了一个人,还有10亿只“小强”。
对!山东企业家李延荣有一个蟑螂养殖基地,养了10亿只蟑螂。
重点是这些蟑螂每天可以处理餐余垃圾50余吨,相当于济南日均残余垃圾的十二分之一。
一说到小强,我们第一反应往往是:污染食物、传播疾病、侵蚀家具、吓哭北方汉子 …
但是,仔细一搜吓我一跳,小强的药用价值早在古代就有记载,如在《纲目拾遗》、《唐本草》、《本经》等。
它的价值包括:提高免疫、活血化淤、改善肠胃消化功能、抗癌、有机肥料、化妆品 原料 ...
小强,如果下次再让我看到你,请受我一拜!
好了,目光再拉回到人类。
其实我想说的是,任何人,任何物,既然存在,则都有TA的价值。
如果你觉得自己不够好,那么你看到的只是「双刃」的一面。
另一面,可能是你更需要关注的。
就好像缺乏逻辑性的另一面可能是创新性,没计划性的另一面可能是灵活,不善言辞的另一面可能是深思熟虑 …
我们看待别人也是一样的道理。
所以,如果你觉得自己不够好,想一想“小强”吧~
在我的《系统化思维》课程里,讲二维矩阵分析时有一个案例是关于“现状认知”与“行动”:
- 现状认知 - 如何看待当下的状态
- 行动 - 是否积极行动
这里面最危险的便是左上角的状态 - “肯定现状不行动”。
这个状态也曾经让我栽过跟头。
因为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只看到了「单刃」 -比如我收入还不错、我工作很稳定、我的身体没问题、钱还够花、可以一直这样下去等等。
却没有看到另一面“刃”,比如我的“增值”是否已经停止?是不是我已经错过了很多机会?我在某些重要的方面其实做得并不够好等等。
基于这样的认知,所以没有积极的行动。
最终结果便是,向左下角 / 右下角转移,不得不被动行动。
「双刃」思维在个人能力的发展上也是一样。
《能力陷阱》这本书里就提到一个有意思的观察,我们通常以为持续做擅长的事肯定是好的,而这本书就看到了「双刃」的另外一面。
“我们很乐于去做那些我们擅长的事,于是就会一直去做,最终将使得我们一直只会做擅长的那些事。”(最终可能是绊脚石)
(本书不必要花时间精读,快速领悟核心观点即可)
这里的陷阱便是提醒我们处在舒适区时,必然有所得,但也需要看到另一面的所失。
其实,需要看到「双刃」的情况还有很多很多。
比如在职场里:
- 对团队强势的老板虽然会让我们感到不舒服,但他们可能在公司里也更有话语权
- “蓝海”新业务机会往往隐藏的风险也大
- 没有经验的新人可能会带来非常不一样的视角
- 羡慕别人高薪时也要看到他们承受的压力,甚至是不成比例的
大道至简,但也要看得深。
如果处处能看到「双刃」,会让我们活得更坦然、也更智慧~
最后,我想感谢CCTV(让我看到小强的案例),当然也要感谢蛋蛋和小强。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