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赋》台词太搞笑了,秦始皇他爹明明自己就是赢姓赵氏,却对着赵国的赵胜大喊,要让全天下赵氏之人全部偿命,难道是在表演自己咒自己?
有没有懂战国历史的给高哥科普下,到底是编剧的疏忽,还是另有隐情?
毕竟赵国也是赢姓赵氏,秦皇父亲怎么会说出:“凡天下赵氏之人,皆要为我死去的妻儿陪葬“这种话,把台词里改成“赵国宗室”不就行了?烦请懂的朋友来谈谈。
另外秦始皇之父从赵国归秦时才24岁,结果找了快50岁的演员来扮演。看到吕不韦和华阳夫人聊天时说:“这孩子针不戳”,真是尬得抠脚。好家伙,快50岁了,可他还是个孩子啊!历史上他34岁就去世了,王孙公子又不用干苦力,再显老也不至于找年纪差这么多的演员吧。中国没男演员了吗?为什么非要找年龄差一倍的演员?如果是娱乐剧,只要有娱乐效果什么都好说,但号称历史剧、历史小说改编,就让人十分迷惑了。
看到后来才发现,原来是要让演秦始皇的演员加戏。为了让40岁的张鲁一扮演十几岁的孩子,如果反而安排二、三十岁的演员演他爹,那更是荒唐了。于是被迫找年纪更老的演员来装嫩。其实办法很简单,只需要等剧中秦始皇近40岁了再让张鲁一出场,一切不就都顺畅了吗,也可以找年轻演员扮演秦始皇之父了。然而非得让张鲁一提前出场,一个错了只能让上一辈和下一辈跟着错,避免更大的滑稽,最终上演了一场年龄大乱斗。只针对年龄这一点,其他大部分相比同时期的其他剧,还是拍的很不错的,可以给好评。
谈到年龄,顺便谈一下3、40岁还强行演豆蔻少女的85花90花,虽然尬但她们既然自称娱乐剧,也就不太计较了。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电影学院派的人打压异己,不允许市场上非科班出身的年轻演员出演年轻角色。而学院派出来的,除了极少数年少出名,大部分毕业生要混到三、四十岁才能出名,才有机会出演主角,因此完全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外人不许进,自己人又混不开,最终形成了尴尬局面。就像《大秦赋》里魏国送美女入秦,想用来勾引秦之权贵,甚至把太后的男宠嫪毐迷得神魂颠倒。然而女演员的外形却和角色设定本身相去十万八千里,弹幕里全是问号。
其实很多国家根本没有电影学院的说法,中国香港只有几个月的电视台培训班,一样出了无数好演员。我们电影学院的很多明星,大一期间就通告不断,大二就全程外出拍戏,待在教室的时间又有多少?拍戏是一门需要经验和实践的活儿,而如今形成的歧视非科班演员,唯编制至上的风气,只会让有进有出的奔腾大江变成一潭死水。其实演员市场可以更加改革和开放,让看谁的戏由老百姓说了算。这一点在电影市场已经基本做到,但电视剧和话剧市场不过才走了三分之一。我们还需要1000个像孙俪一样选秀出身,却能逐渐成长为收视保障的好演员。
希望以后所有电视剧都像电影一样付费观看,这样无数被烂剧消耗的社会资源都会节约出来,集中到优质影视剧上。到时良心剧就会越来越多,而点播价格由于分摊也只会比现在更低而不会更高。最终,真正有真金白银的票房吸引力的好演员更有机会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