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二学生,学校是985中排名最靠后的之一。经过两年的摸爬滚打,我从C语言,C++,Java,HTML,C#一路走来,对代码从好奇到痛恨到微微的爱。虽然说学得不是很精通,但是在这份两年的情愫中,我对代码有了别样的理解。
代码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文明史,代码本身在我看来就是一种文化,它具有文化的基本特征。
代码有强烈的“民族性”,每个“片儿区”都有自己的“方言”,体现在命名规则 、缩进规则和书写规范上。就和四川人和广东争川菜还是粤菜是中国的主要菜系一样,代码手们也经常为了争诸如四个空格好还是一个Tab缩进好或者大括号应该放在上一行结尾还是第一行开头之类的问题吵得不可开交,并且很多小问题在代码手的世界里已经上升到了原则性的问题,稍有不慎就可能会让普遍有强迫症的代码手们气得浑身发颤。
除了“民族性”,代码最明显的还具有时代性,不仅有语言上的老旧之分,同一种语言也有不同版本之分。
代码的这些小特性,正是让我最喜爱的地方。和它相处久了,你就会有一种置身于一个新的世界的感觉,而且代码的学习过程与人类本身的文明发展颇为相似,学习代码也是对现实生活的二度体验。
机器语言,文字的初创期,虽然能满足一些交流的需要,但是晦涩难懂,比之略好一点的是汇编语言,已经有了小的规模,开始为大家广泛使用。这是代码文明的上古时代,是整部文明史的根基所在。
接近硬件层的高级语言,开创了代码的中古时代,代码文明的第一个“百家争鸣”时期在这时到来,涌现出了一大批相对优质的语言, 拥有完整的语法,可以成书的“文言文时期”来了。在这场“纵横捭阖”的春秋国战中,一些优质语言脱颖而出,在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这几种语言占据着主导地位,至今还为人们所学所用。
有一批高级语言,充当了从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的角色,最经典、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C++,对硬件的亲和性,面向对象的新特性,还有丰富的第三方库,让C++成为了一把几乎无所不能的“瑞士军刀”。每次阅读C++代码时,我都感觉是在阅读鲁迅先生的书文,语言精炼而深刻,不浪费一词一句,有些地方不好读懂,但是经过仔细品味之后,还是能把握其中韵味的。
各种大型的面向对象语言,各种前端语言,各种功能性语言,都是现代文的范畴了。包装精美的功能,贴近语言习惯的语法,更为丰富的表达形式,给了我们更多的发挥“文采”的机会。有时候,读代码真的像读文章一样赏心悦目了。
作为一名代码手,我真实地感受到了代码的美,我也相信,在计算机的世界里代码这门语言文化会有更美好的未来,我也相信,代码会和普通语言一样,成为人人都会的一门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