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之美在日常,在琐碎。
日常是焦躁的心里,突然想起多年前的一首歌,单曲循环半天,心欣然释然;日常是多年未见的朋友,突然见面,相视无言,眉间的清朗却似说了万语;日常是没电的夜晚,全家坐着聊过往,一起感叹时光飞逝。
日常是走在文具店里,就被一排排装帧精美的本子打动,掏钱买下,满心欢喜;日常是午夜,突然被一个句子撞上,再无睡意,踮脚起床,写下感动;日常是找东西,找出了多年前的日记,打动过你的人,还依然活在那年那月的故事里。
日常是在很久不穿的衣服口袋里,掏出一百块,捡来似的欣喜;日常是安静的午后,洗手煮饭,静听锅中水开,米饭咕咚;日常是不上班的早上,赖床到日上三竿,阳光盈屋,满室洞然;日常是把不用的旧物,重新改造,焕然一新。
日常在每一天的劳动中,在每一天的日子里,也在生活的烦恼里、失望中。
生活最怕有规律、无意义的重复,日常一旦陷入重复,难免抱怨,日常走入循环,难免无趣。可依然有人在日常中如诗如画的活着,像一株植物,风来吹,雨来淋,仍旧清朗依然。
越是天冷越是喜欢逛农贸市场,市场里人声喧腾,热火朝天的样子很日常,烟火气十足的很生活。飞飞姐讲了她在市场里见的日常,在顾客稀少的中午,卖菜的哈尼族老人,拣出自己卖的豌豆尖,再从旁边大嫂的摊上买来五毛钱的酸菜,拌在一起,就着米饭吃的很是满足。饭后,老人会约着旁边的老姐妹,跳着乐作舞,生活的韵味都容入三弦里,都写在了一抬手,一踢腿的舞蹈中,日常之美显于老人的皱纹里。
三毛的日常是,异乡求学之时,用酱油拌饭,以雪补鞋,也不以为苦;沙漠度日之际,她自娱自乐,捡来废旧轮胎做成沙发,拾得骆驼骨头做成装饰,日常之趣就在三毛的智慧中。撒哈拉沙漠里,不讲卫生,粗鲁、愚蠢的撒哈拉威人,三毛用包容之心把自己变成她们的“小妈妈”;经历生死之后她用“我这一生鲜明,坎坷,丰富,我很满意。”来总结;日常之魅力就在女子的修为里。智慧与修为让她的日常无论是在繁华的台北,神秘的撒哈拉,还是欢快的西班牙,都既像故事,又像诗。
日常中有烦恼,日常也会碰出喜悦,等你心安了,这个世界顷刻间又沉静了,山不侵,水不扰,万事不打扰。
徐霞客“桃花流水,不出人间。云影苔痕,自成岁月”说的就也是日常,心喜悦,就能在“桃花流水,云影苔痕”的日常中,找到从容。若能如此,日常就有了诗与远方;若能如此,日常也会变成传奇。
唯愿我的日常在琐碎中,开出花,结出果实。
清冷的冬日早晨很日常
盛开的花朵很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