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6号晚上无意中看到一篇介绍舒老师的文章,才知道有舒明月这位文学老师的存在,才知道有一群人愿意学习和研究写作(尴尬,我在文学圈的见识面好狭窄)。恰好当晚8点有千聊课,我听完课很有启发,第二天早起第一件事,报名来学习这个班。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一连串的机缘巧合,让我误打误撞走进了正统文学专家的课堂,给我10天的机会,体验文学的内核,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虽然我没有文学的学习经验,直觉告诉我,这条路没有跑偏,这不是江湖术士、二把刀砖家那种坑小白的速效药,而且,看老师留这个作业,我也明白了,文学之路没有速效,全靠日积月累。
我过去若干年读书,两个专业领域。一是计算机设计,以图形和代码公式为主;二是教育或市场心理领域,这是人人和人机交互设计基础知识。
非专业领域书籍,就是各类小说漫画,作家有,国内老舍、史铁生、梁实秋、三毛、余华、鲁迅、韩寒等,外国的海明威、村上春树之类,非作家有各种名人传记,畅销书。如果资源库不局限于书籍,我从电影、纪录片、音乐…这些多媒体获益匪浅,极大扩充了我的眼界和思维。另外,我家信奉佛教,我平常也研读般若部佛经。我的这类阅读全凭喜好,没有任何功利心态。
如果不是刻意为专业或学业或面子积累资源,而是为丰富自己内心去顺其自然的阅读,我认为,这种基于原始渴求积累的资源库,是最具有成长驱动力的,同时,也是极具偏重性的。拿两个女性作家举例,我本人喜欢三毛的书,百读不厌,张爱玲的书我读不进去(但我并不排斥,我也会不存偏见的阅读老师推荐书,学习她的优点和特点)。深究原因,我觉得,我喜欢一本书是对里面的思想和故事喜欢,我喜欢三毛的撒哈拉流浪故事,老舍的世态炎凉人物悲惨命运的故事,余华的小人物生命不息的故事,岩井俊二情书里青春少年的暗恋故事…相较而言,某些故事对我却不具有吸引力,尤其是怨天尤人的类型,我喜欢鲁迅《药》里的小栓和他爹为了活着吃血馒头的坚韧,却不喜欢《祝福》里的祥林嫂自怨自艾到精神分裂。我很着迷于平凡人写实故事中渗透的人情冷暖和蓬勃生机,从小说人物命运中遭遇巨大苦难却不绝望地活着吸取力量。我未来的资源库,自然而然的,也是在我喜欢的故事世界里扩展,去阅读不同环境文化下的人们的命运故事。
结尾引用余华对《活着》的评价:一个人和他自己命运之间的友情,互相感激也互相仇恨,谁也无法抛弃谁,也没有理由抱怨谁;写人承受巨大苦难的能力,眼泪的宽广,还有绝望的不存在,以及对世界的乐观态度。余华笔下的某些小人物,无意中反应出了宗教的忍辱慈悲平和心态,也让我悟出了许多入世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