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在其年度报告《198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指出:“当某些人、某些家庭或某些群体没有足够的资源去获取他们那个社会公认的,一般都能享受到的饮食、生活条件、舒适和参加某些活动的机会,就是处于贫困状态。”
以前你们认为的贫穷是什么定义?你们所认为的造成贫困的原因是什么?从你的口袋里拿钱去捐助这些人,你心里的最初感受是什么?当你走近他们,深入他们的生活,你才知道什么是无可奈何、触目惊心。我曾经自私地以为,贫穷的原因,不过是因为不动脑筋,不过是因为懒惰,等着天上掉馅饼,经过走访调查,才知道,所谓人定胜天,必须是满足了基本的生存条件才足以和天抗衡,若是连生存都成问题了,哪里还想得到精神的抗争。
历时两天的走访调查,目的是为了核实贫困情况,将最终的资金发到最需要的人手里,并且将已经脱贫的家庭从帮助名单中抹去。犀牛山,一个听名字就觉得十分落后的山村,全村46户人家,零散地散落在大山之中,刚修的公路是3.5米宽,错车的时候不得不停下车,小心翼翼,盘山公路坡陡弯急,比头文字D中的秋名山更加惊险,一个弯转过去,往往看不到前方有路,不得不喇叭长鸣。
犀牛山土地贫瘠多为坡地,每户人家拥有的耕地面积除了种上玉米水稻供自家食用,再无更多用于出售改善生活。正值三月,各家门前的梨树开花了,弯弯曲曲的枝干直插入蓝天,清新的花朵一簇簇一丛丛,并未因为贫瘠的土壤而委屈春色。天空是湛蓝的,云朵悠悠,像巨型的棉花糖,空气舒爽,是大城市求而不得的新鲜。这样一个地方是出现在陶渊明诗句中的世外桃源,是无数隐者心中的净土,但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他们过得并不幸福。
第一天是由村长带领着挨家挨户地访查,上坡下坡,山间小路陡峭而幽深。一直到傍晚,访问才完成了一半,看着日影西斜,两队人已经饥肠辘辘,不得不打道回府。第二天,由村长将剩下的村民通知到某一家集合,一个个点名登记。有妇女背着孩子来的,看那孩子懵懵懂懂,就两三岁的样子,你逗她,打招呼,她只是盯着你面无表情,不会笑也不会害羞,也不顽皮,让人觉得好生无趣,连孩子都木讷得失去天真。背着她的妇女身材畸形,腰以下就是腿,仿佛生生被截去一部分身体,明显的残疾。登记学历的时候,他们乐呵呵地告诉你,没读过什么书,都文盲吧。听得让人惊心,老一辈的五六十岁,和我们父母差不多年纪,大多是文盲,因为不识字,连名字都不会写,也不能外出打工。有一位退伍回乡的老兵,虽然是党员,也是文盲,没有一门技术,过着拮据的生活,靠着低保一个季度100多元过日子,儿子有精神病,儿媳跑了,只是两父子相依为命。还有一些人,腿脚残疾,要不就是耳聋了,有残疾证的政府可以帮忙买养老保险,没有残疾证的,让他去办,没法呀,不识字呀,懂不起那些程序。
我们走访的好几家,还是我儿时外婆家那种土墙房子,进门有高高的木头门槛,瓦片盖住的房顶,一下雨到处漏水,不开门屋里就一片漆黑,地面没有水泥铺面,就是泥土踩实黝黑的一片。我们所访的一家,第一次去,家里没人,唯一的一台破洗衣机呜呜转着,女主人去地里劳作了,待我们登记了另外几家转回来,刚好碰到她,黝黑粗糙的脸,一脸淳朴的笑容,引我们进屋,她用抹布擦去桌上的油污,热情地端出唯一的搪瓷杯子,笑呵呵地,“喝点茶吧,今年的新茶!”屋里很潮湿,没有灯具,也没有一样像样的家具电器,堂屋里乱糟糟供着天地祖先的神龛,大门敞开,借着天光刚好能在桌上写字。村长说,其实政府也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曾经组织过技能培训,培训老师来给村民们上课,一天或者两天,理论讲完倒是热热闹闹,可是老师一走,村民们依然没有学到什么,就比如说那厨师培训吧,没有实践也学不成啊!每年的扶贫款虽然能拿到,也只能暂时解决生计问题,一年3000块钱,也许只是城市人一个月的工资,他们就靠着这3000块就能脱贫致富吗?不可能!不是说我们的政府无能,社会缺少同情心,是现实摆在眼前,这样的贫困是无法通过这种方式来解决!车水杯薪,钱财不能解决,教育不能解决,我们看到了无可奈何,政府的无可奈何,扶贫人的无可奈何,贫困者对自身处境的无可奈何。
满山遍野梨花烂漫,村长说,这是味甜汁多的黄皮梨,虽然各家都零散种着些,不成气候。“那为什么不发展水果产业呢?既然土地不适合粮食耕作,说不定能产水果!我老家就很多村子通过种植水果脱贫致富的。”村长无奈地摇摇头,“除非大面积投产,那就得乡政府牵头,做调研,做实验,可是老百姓承受不起啊,生存都成问题,哪里有本钱投入,况且,若是致富了皆大欢喜,乡政府也有脸面,若是失败了,村民们如何承受得起,乡政府也赔偿不起啊!”又是两难,谁又会将大笔资金投入到这么一个偏远落后的山村呢?年轻的一代人,受教育程度也很低,大多数孩子读到初中就没有继续了,也许他们面临的就是外出打工,或者像祖祖辈辈一样,守着土地,种出的粮食刚好自给自足,然后一代一代重复着这种困境,如池鱼永远不知道大海的浩瀚广博。
村民们很热情,他们笑着迎接我们,他们知道这事来帮助他们的人。两天的行程,我感到的是深深的震撼,2017年了,新中国解放那么久了,居然还有那么贫困的人,住着那个年代的土房子,一个季度就靠着百十块钱过日子。每一个村民,我们都会问:家里养了几头猪呀?养了多少鸡鸭鹅呀?每年投入玉米水稻种植本钱多少呀?猪仔一头就得1000元,每年玉米稻谷成本从种子、肥料、薄膜差不多四五百,收获的粮食刚好够吃。算起来,哪还有什么积蓄,更别说什么精神享受了。
这里很美,淳朴的小山村,但是贫困并不美,也蒙蔽了他们发现美的眼睛,那样的眼睛是昏暗无光的,挨着日子,过一日算一日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