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中旬看完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因为在暑假中,心情非常放松,所以特别认真地阅读了这本书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阅读的过程中,内心充满了不可思议,为女主角所经历的情感的汹涌和波折而震撼不已。同时,又特别能够理解这份看似不可理喻的感情。世间最微妙最复杂的情感莫过于爱情。正因为理解,所以觉得这本书真的是字字泣血,句句皆泪。文字和艺术真是具有无穷的力量,一词一句,给内心带来巨大冲击。
著名小说家R先生度假回到家,收到一封没有署名的信件。来信的第一句写道,“Toyou,whohaveneverknownme.”在这封长长的信里,女主角讲述了自己与R先生有关的一生,从头到尾,都是属于她一个人的爱情。她毕生爱慕的男人,根本不记得她,不认得她,也无法理解她的感情。R先生占据了女孩全部的生活,但女孩在R先生心中却没有一丝空间。这是多么孤独的一种感情。最为让人心痛的是,女主角去世以后才把信寄给R先生,讲述这份感情的来龙去脉。可以说,她笃定要把这份感情只留给自己,也拒绝了一切可能会让R苦恼的事情。
小女孩出身贫苦,与母亲租住在维也纳郊区的一栋公寓。R先生后来搬入小女孩家对面的房间。在见到R本人之前,气质非凡、礼貌友好的佣人、门口厚厚的书堆让女孩对即将搬进来的先生充满好奇和崇拜感,甚至在见到他之前就梦见了他。第一次见面,女孩就似乎着魔了一样地喜欢上了这位英俊潇洒的作家。在封闭贫乏的生活里,R是唯一让女孩感兴趣的事物,是永远诱惑着她的一个谜。她开始窥视R的生活,他的生活习惯,与他来往的形形色色的人。
而女孩意识到自己全身心地爱他,是从那难忘的“第一眼”。在门厅相遇时,先生对她投来亲切的、温柔的甚至是爱抚般的眼神。从此,女孩把自己的全部心思交付与她,他变成了她的全部世界。很久以后女孩才知道,R先生对所有遇到的女性都会给予这样的眼神,这份温柔并非只为她一人。
后来,由于母亲改嫁,女孩不得不跟随母亲离开维也纳。离开维也纳的两年里,女孩活在自我折磨的阴郁世界里,一遍遍地回忆着关于R的一切,沉沦在无止境的思念中,以痛为乐。她买来他的所有著作,细细品味,对所有文字烂熟于心。
随着身体的成熟,女孩的情感愈加炽热和强烈。她远离家乡,独自回到维也纳,打工维持生活,每天结束工作后便回到以前的公寓下,深情凝望先生的窗口。生性风流的R先生终于注意到了容貌出众的年轻女孩,他们一起度过了三个夜晚。浓情蜜意的缱绻让女孩心醉神迷,但先生自始至终都没有认出她来,只是把她当作寻常的艳遇对象。先生对女孩说,我得离开维也纳一段时间,回来后联系你。这只是R常用的借口,女孩并没有等到任何回音。
她独自在救济院生下孩子,艰难度日。即便在贫困中经历生产之痛,她也从来没有怨恨过他,从来没有后悔与他的相遇,反而从来没有停止过爱他,为他出现在她生命中永远充满感激。
为了让孩子生活在光明、富裕的环境中,女孩不惜委身于一个个富人。虽然爱慕者众多,但她一一拒绝求婚,只想为他保持自由之身。“在我内心最深处,在无意识中,我依然继续着我童年的梦想。也许,有一天,你会再次召唤我到你的身边,哪怕只在一起一个小时。为着这一小时的可能,我拒绝其他一切,仅仅是希望在你召唤我时,我是自由的。”
女孩的一生都在等待他的召唤。终于,命运再次让他们相遇。分离十年之后,他的眼光再一次为她停留。他们再一次回到熟悉的居所,共度良宵。然而,作家依然没有认出来她,尽管女孩在心里祈祷了无数遍。清晨分别之时,先生塞给她一叠钞票,把她当作从舞厅带回家的风月女子。女孩的心彻底碎了,拿上外套仓皇离开。几十年的痴恋,终于是绝望地离开了。
孩子染病去世以后,女孩也病重离世。R先生随性自由,喜欢轻松、游戏,女孩不愿意成为他的负担,不愿给他带来一丝痛苦,她希望先生在回想起她时只有爱和感激,没有任何烦忧,因此在临终前写下这封信。而读完信后的R先生,脑海中只回忆起女孩模模糊糊的印象,就像水流湍急的河流中滚动着的石子,闪着光影。他感到战栗,好像一阵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冷风吹入房间。
女主角的爱真的是诠释了“我爱你,但与你无关。”全世界,只有她一人知道这份感情。最感动我的,是这份爱的纯粹。我们可能觉得她太傻,心甘情愿地爱着一个人,一辈子沉溺其中,没有任何所求。又有几人愿意并有勇气付出这样的爱情?她的爱或许卑微,或许不见天日,却又是那么地勇敢和决绝,不求回报,毫无保留。她至死都保留着爱的尊严,没有给R的生活造成一丝涟漪。
这个爱情故事是虚构的,是极致的、看似不真实的,然而现实生活中一定存在着许多不为他人所知的情感,当这样属于一个人内心的故事被作者记述下来,那种动人心魄的力量感,那种极致强烈的带入感,你感同身受,不会觉得她傻,不会为她不值,只会深深地同情和怜惜,更会理解和尊重,尊重她的一往情深,尊重她的毫无保留,尊重她为自己的至爱所付出的实际行动。外人没有资格评判对错,不身处其中,怎知她的深情与厚意。有多少人一辈子不曾真爱过?不愿为虚无缥缈的爱燃尽自己的芳华?
非常喜欢茨威格的语言风格,阅读的过程中划了很多喜欢的句子,写尽了单恋的悲伤和绝望。作者以第一人称的手法写作,笔触细腻,让人相信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女子,虽然她的爱情看起来那么不可理喻。平静的叙述,缓缓的回忆,却刻划出惊涛骇浪般的情感挣扎。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总想起那句“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总有一些情感,在生死面前都毫无惧色。爱很多时候本就是毫无道理可言的。当情起时,一切都不一样了,你的生命或许就此改变了。
摘录:
你不会明白的,在这一刻,在你家里,过去的岁月犹如一股洪流,劈头盖脸向我冲了下来。我的童年,我的梦想,我的整个一生都在这里,这是我千百次望眼欲穿盼着的一扇门,现在我迈进来了,被你搂在怀里,这就是我的梦,一个终于变成真实,醒了也不会消失的梦。
只要你叫我,我就是在坟墓里,也会涌出一种力量,站起来,跟着你走。
我要你一辈子想到我的时候,心里没有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