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底需不需要“收到”

在当今社会,即时通讯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在很多信息收集场景中,最常见的一句话可能就是:

收到。

这句话贯穿了几乎所有聊天场景,尤其是企业沟通。

但是,居然没有人认真思考过这句话的内在含义,和它对效率的影响。

从表面上看,这句话的意思是:告诉消息的发送者,自己已经知晓了这条消息。

但事实上,这条消息可能还有以下含义。

第一,告诉对方自己已经办完了这件事。

第二,告诉对方所有消息相关的附件已经全部接收完毕,且在其中没有文件损坏等情况。

第三,表示自己上传的信息已经被成功接收并计入统计。

可以看出,一个小小的“收到”,其实蕴含的意义还是不小的。

但在当今的企业,或是家校沟通场景中,很多消息的发送者都会提示,这条消息收到之后不需要回复“收到”,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本质上是为了防止已读回执淹没原本的通知。

大多数即时通讯软件,都是有“信息流”这个概念存在的。

所谓信息流,经常刷一些资讯类软件的人可能知道,这类消息一般是通过上下滑动来查看的,只有一个主线程,也就是说,在软件层面,只可以看到这些人在讨论一件事。

同时,真正有意义的消息和已读回执类消息并不能被有效地分隔开来。

而当这条通知类消息非常重要时,这样的信息流模式就会导致一个严重的问题:真正有意义的消息被顶到了信息流的顶端,而下方全部都是已读回执。

所以很多人才会在发消息后特别注明,不需要回复。

但是,目前的许多即时通讯类软件都没有已读未读提示功能,也就是说,我们是不能在消息发送者的视角,直接看到所有接收者是否已阅读消息的。

这就造成了一个悖论,如果回复收到,有可能会使更多的消息接收者收不到,如果不回复收到,那么消息发送者也不知道你是否收到。

好在一些软件开发商,尤其是做企业沟通的开发商,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并在自家的软件中加入了这一项功能。

比如腾讯的企业微信,阿里的钉钉,字节跳动的飞书等。

消息右下角的对勾即为已读提示功能

飞书是字节跳动开发的团队协作工具,原本是企业内部使用的,所以他们也抓住痛点,加入了这一项功能。

但是,鹅厂的很多应用都没有加入这项功能。

这也就造成了在非企业内部写作场景下,尤其是家校沟通场景下,经常出现回复与不回复已读回执的冲突问题。

对于这种冲突,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我们应该从两种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第一个视角是消息发出者的视角。

在消息发出者看来,他应该让这个通知准确的传达到所有消息接收者的手中。

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他都会提示“不需要回复”。

但是如果消息接收者有足够的耐心向上翻找,那么回复“收到”更便于他统计消息的接收人数。

在我遇到的消息发出者中,大部分人都是选择前者的。

由于我遇到大部分的场景都是家校沟通,作为学校一方,通知的信息往往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作业完成的提醒等。

而家校沟通不可能只有一个老师参与,在实际生活中,很有可能遇到多个老师发出不同通知的情况。

对于这种情况,回复的“收到”,再也不知道是对应哪条消息了。

所以,与其让消息淹没在已读回执中,不如将消息的送达率交到接收者手中。

而作为消息接收者,较为省事的方法,肯定是收到消息后不需要回复。

但是如果消息非常重要,有些人会选择回复一下,以便消息的发出者可以及时统计。

在一些接到消息后,需要完成一些任务的场景下,也需要这些人完成后回复,以便他们更好地规划任务的进展。

很明显,这两种视角依然是存在冲突的。

当然,聪明的人们肯定也会有折中的解决方案,比如上述提到的已读提示功能。

对于那些还没有增加已读显示的软件,我的一般策略是这样的(以下策略从上到下优先级递减):

  • 对于消息中规范了回复方式的,按照其规定。
  • 对于收到后需要完成一些任务的消息,一般我收到并完成任务后会回复。
  • 对于绑定了一些文件的消息,我会在收到并下载查看所有文件,确认这些文件都没有损坏后回复。
  • 对于没有绑定任务的消息,如果该消息判定为非常重要,则完成后回复,否则则不回复。
  • 如果以上条件都不符合,完成后不回复,除非对方主动询问。

我使用这套规则也有很长一段时间了,这期间不得不说也遇到过这些规则相互发生冲突的情况,但按照优先级排序,我还是能妥善处理各种冲突,在消息的送达率与自己的便捷程度、别人的接收难易度之间取得最好的平衡点。

也许,这才是即时通讯的真谛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点击查看原文 Web SDK 开发手册 SDK 概述 网易云信 SDK 为 Web 应用提供一个完善的 IM 系统...
    layjoy阅读 14,731评论 0 15
  • 一、定义“已读回执” 笔者在这里所谈论的已读回执是广义的,一方面包括传统邮件的已读回执、以Facebook Mes...
    南羽语玉的文字阅读 4,834评论 0 3
  • 一位穿深咖色大衣的人推开艺术馆的大门,他的皮鞋打在地上哒哒作响。现在时间还很早,很少有人在十点半之前来的,萧非想...
    千岁_阅读 2,924评论 0 0
  • 所有人都在重蹈复辙 比如 过了一天又过了一天 无尽可能的风吹绿了大地 吹得黄昏的银色满地跑 然后孕肓了希望 所有人...
    江城诗苑阅读 2,910评论 0 4
  • 脚掌蜷缩着填满了 八厘米、黑色的、绒面的体面 它曾经是一座山 脚背隆起山的脊梁 五个脚趾、枝丫纤细、乳汁饱满的藤蔓...
    Guo小锅阅读 3,375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