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顽皮,非童年!真的!
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她轻轻地向我呼唤,归来吧,归来哟……
四面青山环绕,梯田层层,村前小河潺潺,村东果园飘香,那是我童年的乐土!
唱戏
儿时,十里八村每年都要唱大戏,这可比过年还要热闹。每逢庙会,我都要去,趴在戏台边,津津有味地看,虽分不清生旦净丑,但剧情却能看得懂:四郎探母啦,穆桂英挂帅啦,秦香莲告状啦……常常看到夜里十一二点杀戏,都不瞌睡。
看戏不过瘾,还想唱戏。
农忙时,大人们都上地了,留下小孩在家看门,这可成了我们的天下!母亲刚走一会儿,我便召唤来左邻右舍的伙伴,安排角色,道具当然不能少,抌巾、纱巾围头上,床单做披风,鸡毛掸做马鞭,枕头当孩子…一切准备就绪,我边导边演,好戏便开始啦……
估摸着母亲快回来了,立马喊停,物归原位,伙伴们七手八脚地忙作一团,终于归置好了,似乎看不出什么痕迹!解散,各回各家!
漫天过海痛快地玩了一把!
当然也有露馅的时候,免不了一顿责备。
后来,不让看家了!
怎奈劣性不改!
秋收时节,我有了新发现:玉米缨和毛球球(长在井边的一种植物的果实,核桃大小,浑身长着带钩的小刺)这便是新的道具,深褐色的玉米缨绑在米丝上做成胡子,毛球球粘在头发上做头饰,且造型多变!随便找来几根木棍便是兵器!
于是,我们的戏台从土炕上转移到了院子里,继续依依呀呀,刀光剑影!
跳火台
一日,老师有事出去了!
约摸三五分钟后,教室里便乱成一团,几个男同学谁也不服谁,要比跳火台(做饭的灶台台),只见,他们从教室前门开始向火台起跑,快跑到火台时,腾空跳上去,好帅!
调皮的我也按捺不往了:让我试试!肯定也行!
起跑,加速,腾空!
哎哟!原来只上去一条腿,另一条小腿磕在了火台边上!卷起裤腿一看,流血了,生疼生疼的,咬着牙咧着嘴,怎么办?伙伴们有的递来火柴皮,有的抠来了流河土,都用上!再用手帕捆住,应该没事的!伙伴们见这情形,都不敢玩了。
跛着脚走在放学路上,看到裤上被血浸了的红印太显眼,多亏是条土黄裤,有了,洒点土!
快到家了,挺直腰,若无其事进了门。
绣花
记忆中,儿时的冬天特别冷,我们女生都围方巾,对折成三角形,围在脖里,既好看,又暖和。
某天,到邻居家串门,阿姨正在绣花,那花粉嘟嘟的,绿色的枝叶有力地伸展着,好漂亮呀!
我也想绣花,可家里啥也没有!
自己想办法!
我发现方巾上的丝线可以抽出来!伙件们每人抽几条,红的,黄的,粉的,绿的…互相交换,全了。没有针?家里的针看得紧,针孔也小。我找来几截细米丝,把一端弯回来扭麻花似的缠上去,嗯!挺好!第一个小孔就是针鼻儿,正好能穿过线,撕一张作业纸当绣布,便可以绣花啦!美滋滋地在纸上飞针走线,粉红的桃花,金黄的菊花,还有绿绿的枝叶,青青的小草……
围巾一天比一天稀疏,我们绣的花样却一天比一天好看!
不料,东窗事发,母亲们洗围巾时发现了!几位家长到我家来兴师问罪,好一番数落!
“看,这方巾成啥啦?”
“瞧,你家闺女领着绣花,把好好的一块方巾糟蹋了!”
……
哼,我愿意,她们也愿意,凭什么怪我!就不认错,饭也不吃,撒腿出门,上学去了!
童年,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疼!明天,说不定又会想哪一出……
天知道!
时间不早啦,我要出门了,有空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