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似乎已经都习惯了这种“快餐式”生活了,我也是这种“快餐”的衷爱者之一,每天捧着手机,上微信、刷朋友圈,看着身边人每天层出不穷的“花样”;点微博,看着明星们各种各样的娱乐新闻;看抖音,看着各种令人捧腹大笑的小视频……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天都乐此不疲地奔跑在这条“自娱自乐”、“自我沉沦”的道路上,让我都忘记了我的初心,忘记了我曾经也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
就在我迷茫之际,上周六吴校长的《勇气读书会》换起来了我沉迷许久的心,于是,我试着放下“心爱”的手机,打算拾起久违的书本!开始我的阅读之旅。我逛书店,翻看各种各样的书籍,这琳琅满目的书籍让我眼花缭乱,一时间我犹豫了,不知道该选哪本开启我的阅读之旅!
后来,我深思熟虑后,我选择了《酥油》这本书,因为这本书对于刚刚入职的我来说,是种鼓舞,书里支教女教师的那种对理想、信念为之奋斗,坚持不懈,深深地触动了我!
《酥油》的作者江觉迟,藏名扎西梅朵,安徽桐城人,1974年出生于书香世家,祖父和父亲均从事教育工作,都留有著作,受家庭影响从小酷爱写作,2005年开始留于藏区横断山脉一处原始草原寺庙的孤儿院工作!她根据自己2005年后在藏区草原义工支教的经历,充满深情地写出了一个既绝望而又美丽的故事。
《酥油》讲的是一个安徽女孩到青藏高原上搜集草原孤儿并传授知识的故事,听着很简单,但是就算读了书的人应该也无法完全理解作者艰难的心路历程。一个美丽又让人绝望的故事,在翻动的书页里慢慢沉浸在脑海。
书中主人公梅朵是个安徽的女子,接受了一位寺庙喇嘛的邀请,来到了高原支教。她支教的学校位于川藏线的深处,到那里需要先坐火车,再换汽车,然后是拖拉机、摩托车后再加上两天骑马的时间,最最后需要步行翻过大山。到了后,梅朵才知道,所谓的学校只是一座废弃的碉楼,而且学生也需要她一个个到藏区去寻找。
藏区的自然环境恶劣,常常会有雪灾和泥石流,每一次灾害发生过后,就会产生很多失去父母的孤儿。除此之外还有因为各种各样原因产生的私生子。这些孩子常常吃不饱饭,经常被偷猎者要挟进保护区做向导,还有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在茶楼做女招待,他们没有读书机会,好一点的情况下即使能够被领养,也常常是为领养的家庭做仆人。
她把全部的热情和爱留在这里。为了那一个个寻找出来的孩子,为了那斑驳残破的碉楼学校,为了给流离失所的孩子们一个庇护所。从一个如花美眷成为一个百病缠身的女子。
除了爱她学校里的孩子,还有她心爱的人“月光”。月光是喇嘛安排帮助梅朵开展工作的当地草原男子,梅朵和他以及那些他们一个一个从深山草原里找出来的孩子相依为命。梅朵和月光,渐渐相爱,深爱,经历生死,不离不弃。然而,梅朵的身体终于支撑不住了,胃病、贫血、吐血。月光恪信寺庙的力量,可是寺庙救不了梅朵的身体。她不能再在藏区继续坚持下去。梅朵要下山治病,顺便也想多积攒点资金给她的孩子们。两个相爱的人不得不面临分离,他们相约,两年之后,不论发生什么情况,梅朵都要回到月光的身边。这两年间他们的联络,是月光每次花几天时间到县城后打给梅朵的电话,除非梅朵死了,梅朵永远等着月光的电话,永远不关手机。
梅朵告别了月光,来到了平原,发现自己已经同平原里的生活完全脱节了。她忘记如何看红绿灯,不敢过马路,听不懂公司里面的人讲话……不过为了给孩子们筹钱,她在平原坚持了两年,除了白天正常的工作外,晚上还要给人补习外语,以便能够积攒更多的资金给孩子。就到了同月光约定好的时间,马上就要回高原的时候,梅朵出了车祸,一昏迷就是六个月。梅朵重新上高原以后,发现月光因为打不通梅朵的电话,以为梅朵已经死了,自己心灰意冷以后,决定出家做喇嘛……
读过这本书,我深深地感觉到,人在自然面前是多么的脆弱和渺小的,可是人在自然灾害面前表现出来的相互关心依赖的情感又体现出了无法形容的伟大。一个娇弱的南方女子,用自己坚强的毅力为孩子们在他们的内心里面点燃了一盏温暖的酥油灯,这些孩子们长大了以后,也会延续老师爱的理念,继续为其他需要帮助的孩子们点燃心中的明灯。善良和爱,能够在这样的相互温暖中得以不断地延续下来。
合上书,轻轻闭上眼睛,我突然觉得那些遥远的地方或许真的有一种魔力!作为老师的我,我也愿点亮一盏酥油灯。让我教过的每一个孩子,都不在孤单,让他们的眼睛里都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也让我们每个人都能点亮通往自己内心深处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