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在广州市郊,我所在的村子,以种植红葱和韭菜闻名,近年来村民开始大面积种植韭菜。一份韭菜从投入到产出需要经过很多繁琐的过程,除了种植以及成长过程中的除草除虫,最后还要收割、分拣、捆扎、清洗,才得以最终投放市场。为了这个最后的环节,我们村里的人每天早上3点多就起来到田里去收割韭菜,扛回家以后还要慢慢挑拣,最后运到市场去卖。
村民十年如一日地坚持这样的挣钱方式,在一个月里的大部分时间里,每天工作17小时左右,非常劳累,收入所得却只够养家糊口、供孩子上学和盖个房子。或许你会说,那大部分人不都是这样吗?挣的钱够吃饭、孩子读书和盖房子就不错了。但是我们试想,如果每天工作超过15小时,却还过得这么苦,原因何在?
“勤劳致富”是一句名言,也是一句谬论。勤劳不一定就能致富,看我们身边这么多勤劳的人,最后都致富了吗?我所在地的村民,每天工作17小时,最终有几个变成了富人?
所以说,只有正确地勤劳,才能让我们最终成为富人。而成为富人的其中一个标准,就是实现了财务自由。
富人都有一个特征,就是擅于利用复利的力量。什么是复利?俗称利滚利,是对本金及其产生的利息一并计算。比如本金十万元,年利率10%,那么10年后这十万元变成二十多万元,20年后变成六十多万元,30年后则超过一百七十万。“人只有两条腿,而钱有四条腿。”这种靠钱来赚钱的方式,远远比勤劳的双手更加有力。
那一个贫穷的人,怎么才能赚到自己的第一桶金,从而靠金钱去为自己复利?关键是要有长远的眼光,这是拉开穷人和富人的关键所在。穷人只会把目光盯紧眼前的事务,做好今天要做的事情,不为明天做打算,这种“得过且过”的生活方式,每天所得除去每天开销,所剩无几,就算再给他们十年的时间,财务状况也不会有什么大改变。而拥有富人思维的人,他们懂得为未来投资,他们会善于观察,瞄准当下的趋势,通过精通某个领域的知识去帮助更多人,比如开发一门课程放到网络平台上,随着学员越来越多,为自己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又比如有了一定得存款以后,投资一套有升值潜力的房子,付清全款以后出租,租金所得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为你现实财务自由。
无论是开发一门课程所得还是投资房子租金所得,都是我们的被动收入,而当我们的被动收入超过日常支出时,我们就实现了财务自由。就算你今天不上班了,还是有钱花。而且不仅今天,还会是明天,明年,大后年。。。
当我们实现了财务自由以后,就不用再为了钱而工作,可以把全部时间和精力去从事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听上去是不是很美好?哈哈!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让我们一起为了财务自由的目标奋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