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经常听大人们说起“晴带雨伞,饱带干粮”,我都似懂非懂。
不过,因为我是一个听话的乖宝宝,所以,“晴带雨伞”这个习惯,不知不觉一直保持到现在。
长大之后,方才真正明白,大人们说的其实就是“未雨绸缪”。
意思是说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预防意外的事情发生。
其实,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未雨绸缪”带给我们的好处,比比皆是:
001.“意外”来临之时,不致于惊惶失措
“晴带雨伞”的习惯,就让我在老天突降大雨时,不会淋到雨。
带孩子出去时,衣服,零食,水,防蚊药,汗巾,湿巾,创可帖等全都带上,在他需要的时候,我就能在第一时间拿出来,孩子也会很开心。
出去旅游的时候,首先得对要去的景点有大致的了解,还要知道当地的天气和风俗习惯,然后再决定带什么东西。就像我们公司上次去马来西亚旅游,回程的时候,有位同事习惯把护肤品装到背包里了,结果安检的时候,两大瓶新买的化妆水,只能丢垃圾桶了。
002.“机会”来临之时,瞬间秒杀
A在合资公司做白领,觉得自己满腔抱负没有得到上级的赏识,经常想:如果有一天能见到老总,有机会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干就好了!
A的同事B,也有同样的想法,他更进一步,去打听老总上下班的时间,算好他大概会在何时进电梯,他也在这个时候去坐电梯,希望能遇到老总,有机会可以打个招呼。
他们的同事C更进一步。他详细了解老总的奋斗历程,弄清老总毕业的学校,人际风格,关心的问题,精心设计了几句简单却有份量的开场白,在算好的时间去乘坐电梯,跟老总打过几次招呼后,终于有一天跟老总长谈了一次,不久就争取到了更好的职位。
机会只给准备好的人,这准备二字,并非说说而已。
003.企业“未雨绸缪”,方能“运筹帷幄”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所以大家以为我的医术最高明,名气因此响誉天下。”
文王说:“你说得好极了。”
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的事业经营者均未能体认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有时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古人云:“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
管理者要做“良医”,“治病”要于“未病”之先,要未雨绸缪,方能运筹帷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