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名: The Formula: The Universal Laws of Success
内容简介:
● 是金子就一定会发光吗?
如何打造成功的IP?
小鲜肉的流量为什么失灵了?
为什么你付出那么多,荣誉却不是你的?
为什么你一再尝试与努力,却一再失败?人到中年还要坚持吗?
……
《巴拉巴西成功定律》不是一本“成功学”鸡汤励志书,而是一本全面解释成功的科学手册,用5条简易的成功定律揭示了成功背后普遍的科学规律。你能够想到的任何人,他们的成功之路都由这些定律决定。
作者简介:
艾伯特-拉斯洛 • 巴拉巴西
● 全球复杂网络研究权威,“无标度网络”的创立者。美国物理学会院士,匈牙利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
● 美国东北大学教授,网络科学研究中心创始人、主任,同时任职于哈佛大学媒体学院医学系,并担任丹那-法伯癌症研究所癌症系统生物学中心研究员。
精彩书评:
壹:短评
# 用大数据解剖成功,其实巴拉巴西本人就是五大定律的例证。感觉还有更深层次的东西没写出来。初始资源起多大作用?产量很重要。功劳归于一人。
# 作者强调,一个人能否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不是由个人来决定的,而是由整个社会决定的。个人能力和成绩很重要,但千万不要忽视社会网络的作用。此外,初始阶段的认可度,会在大概率上推动未来的成功,但更重要的是,提高社会适应度,也就是内在的竞争力。团队的成功需要多样性和平衡性,但功劳往往归于一人。你可以在行业里深耕,直到占据这个领域。当然也可以另辟蹊径,在新的领域建立声誉。最后,作者告诉我们,成功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和年龄,只要你坚持不懈。 另外,随着年龄增长,成功概率降低的原因不是创造力,而是产量。
# 猛地一看书名还以为是个成功密码,未来的成功=初始的成功×社会适应度
# 一个人能否成功,不是个人决定的,而是整个社会决定的
贰:
一个学者取得他的最重大成就,既不一定是年轻的时候,也不一定是年老的时候 —— 而是完全随机的!
如果你说这个重大成就靠的是灵感,那巴拉巴西的结果就是,灵感与年龄无关。
比如说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一位得主,就是凭借研究生时期的一篇论文获奖的,那是他平生发表的第一篇论文。而另一位诺贝尔化学奖的得主,则是在70多岁做出的获奖工作 — 他本是耶鲁大学的教授,当时耶鲁规定70岁强制退休并且关闭实验室,他在退休之后坚持做实验,竟因此得了诺贝尔奖。
所以那些五十多岁就没有重大发现的人,并不是他们太老脑子不够用没有灵感了,而是因为他们不做了。
所以搞科研不是踢足球。巴拉巴西说,人的灵感和创造力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下降。你无法取得成就的真正原因并不是你失去了创造力,而是你没有坚持下去。如果持之以恒,你的创造力不会辜负你。
老王未必没有体能了,但真正表现了体能的,是老张。
巴拉巴西只是指出强调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人的创造力并没有衰退。我想强调的一点,则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人的创造力似乎也没有增加!这个研究说的是做出最大贡献的年龄完全是随机的。
这说明灵感,其实有很大的运气成分。
我们可以把科研工作比作挖金矿。你到处挖矿,运气好的时候,一下子就发现了一个大金矿,运气不好的时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你都没啥收获。当然,你可以慢慢对金矿的走势有个感觉,就如同高手的确善于科研选题,可是你永远也否定不了运气。
你认为你是老王,你就是老王。你认为你是老张,你就是老张。
叁:
行文是很典型的美国畅销书写法。好处是写得很有戏剧性,很有色彩感。而坏处(其实也算不得坏处)是,读着读着得多想想,因为美国畅销书里面有一些程式化的手法,理解不透容易误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拿数据说话”成了一种标准。拿计算机算算算,这已似乎是种必备的能力,我真想略通一二。叶问在第一集里怒发冲冠,打废了十个日本年轻人,可回家路上给一卡车日本兵让路的镜头,正是不通软件的我在如今常有的窘境。
某人千叮咛万嘱咐,说这本书不是成功学。好,翻开一看,的确可以这样说。可以说这是一本关于“揭穿成功学”的书,并非告诉读者怎样成功,而是在讲人们对成功常有怎样的误会,以及成功的人或事大多有怎样的特征。所以这样看来,这本书还是挺客观的。
本书最大的特点并不是它宣布自己发现了多少道理,而是它否定了很多成见。书里有很多事例,都挺有启发的。我们完全可以对这些事例有自己的思考和解读,甚至怀疑,再比较着作者的解释和发挥琢磨一下。我从这些事例和作者的解释分析中看到了一种大的趋势,那就是它对“成功”原因的理解,总是向着简单的模型靠拢的。而最后一部分似乎指向了一个很积极的世界观,勤奋是人一生中最关键的要素。
但是关于这本书有一个最大的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词汇的具体含义问题。比如“成功”。什么是“成功”?这本书当然要给出它自己的定义,而它给出了怎样的定义,我觉得读者还是要仔细琢磨的。“成功”在生活的各个层面、尺度上都可以下定义,但是在某个具体的话题之下,它又不能在多个层面或尺度上重叠出现。没有注意到这点,就会发生误解。
然后是一个关键的命题:成功取决于“我们”而不是“你”。什么是“我们”?这一点读着倒没有什么疑问,“我们”就是“你”之外的所有人。但是这个主体与客体的划分,其实引申出了更多、更深的界定问题。“我们”并不是均一的,对于“你”的一个项目,“我们”也不是全部都有意义的。但是“我们”中对“你”的项目有意义的那部分,同样是不能清晰界定的。这件事在阅读的时候反复出现在我脑子里。
而我还有一个有关逻辑方面的事情想要提醒认真的读者。这件事和一本具体的书无关。我以为在人的直觉里,有一个容易引发幻觉的地方。如果要完成AB两件事,才能开始C,那么你能够说“A或B某个最重要”这种语句吗?冷静地、抽象地看这个问题,我相信没有人会说“可以”。但是在日常中,我们的脑子很容易忘了这件事,“关键”、“更重要”、“决定性的”这些凸显意味的词汇充满了语言。它们很容易给人在一闪而过的交谈和阅读过程中造成闪亮的误会,但是没有它们我们的表达又将是多么平淡无味啊。语言本身是没有生命的(语言具有了某种意志,是后现代最喜欢散布谣言的地方),语言只是我们人类用以表达和思索的方式之一,需要注意的并不是语言本身,而是我们自己的情绪和心思。
肆:
作者与翻译均是复杂网络领域的大牛,两位科学家对“成功”的关注让我倍感好奇。难道科学家也喜欢研究心灵鸡汤?带着这份好奇,我拜读了该书。“成功”一直被赋予黑暗料理式心灵补品,读一读精神倍增,然后继续惶惶终日。然而,该书从严谨的科学角度出发,运用大数据分析,最终把成功归结为五大定律,原来虚无的成功是有迹可循的,成功也可以被预测。也许,这将会使我们更正视成功,更接近成功。感谢强大的翻译,不然错过如此好书,该多遗憾啊。
微Q同号:2802031363 公众号:pengdiary
文章为有偿阅读:1元/篇 ,自觉投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