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内容
本次课程主要是3个方面:会问问题的意义、如何问问题、问问题的误区。
问问题本身就是导向思考,会问问题,可以减少自我意识以及对答案的控制欲,帮忙自己带着思考去行动。比如说,我不再纠结于牛哥对他是否要分担家务这个事情的答复,而会转向如何引导他分担家务这个方向上来。
如何提问这一部分,女神老师讲了6个方面。具体为:你问的是个问句吗、你的问题是正向的吗、问题的主体是你可控的吗、你的目的是什么、问题是否符合平衡原则、学分拆分问题。
最后,老师也针对问问题的误区提了5个需要规避的点。具体为:不要问封闭性的问题、尽量好用责问/质问的语句、没有什么标准答案、多用“是什么”代替"为什么"、不要期待所有问题都有答案。
二、课程心得
其实,刚开始听这个课程的时候,感觉有点像心灵开发的感觉,这两节课讲的很多内容,在其他渠道上也是有看到的,但听了还是想听,而且听了还有所行动。第一,这位女神老师讲的很丰富,对生活理解深,条理性也好。课程中老师所讲的案例总能让我感同身受,同时也给予我启发。第二,生活的道理很简单,但也因为简单往往容易被忽略,也因为简单,即便出现N多次,我也以为理解,明白了,认为别人啰嗦,就略过。同样是理解,不同人对理解的定义是深浅是不一样的,切了片面包就是早餐,切了面包涂了草莓酱也是早餐,切了面包烘烤了再涂草莓酱也是早餐,切了面包烘烤了先放鸡蛋再放草莓酱也是早餐.....我自负以为的理解可能只是很初浅的理解,还没有达到融会贯通的阶段。而再听了这次课程,每每老师讲到一个点,我总能有这样的感受:原来还可以这样的,我以前怎么没想到。第三,女神老师传授的也是方法论,注重基础,注重现象的挖掘以及总结。第四,女神,声音魔力很强哈哈,捂脸....
这节课感触比较大的几个点如下:
1、减少自我意识:也许是因为辞职全职带娃,内心很敏感,生活圈子也比较小,更容易看重自己感受,引发很多矛盾而不自知。当听到这个点的时候,发现这段时间与牛哥的很多矛盾,除了不自信外,也有自己在沟通中自我意识太强因素,固执认为事情就是我想的那样。再反思下,发生矛盾后,我总是陷于"是与不是"的封闭式问题里面,看不清矛盾的根源,然后恶性循环。
2、你问的是个问句吗:在这几天有意识的训练里,有问句的问题,确实脑中会闪现很多的想法,确实能帮我关注问题的解决点,而不是产生新的问题。回想以往,偏执的时候,很多问题都是自问自答。现在我也不纠结在”是与不是“中,心里舒畅,大脑也更清晰自己应该做什么。虽然行动上并不是很自律,但有这个意识,慢慢调整,总是会变好的。
3、问题的主体是你可控的吗:老师讲到这个点的时候,我心里豁然开朗,我应该就是分不清可控与不可控,把不可控的也当成是自己一样来要求。回想我以往要求牛哥或者别人的地方,基本都是按自己的标准来的,其实不自知,但就是想掌控对方,对方没完成,我自己也很焦虑,会认为是我自己没完成。现在看明白原来矛盾也是有不可控的,自己以前的看问题的视角怎么那么狭隘。不可控的因素产生的问题,自然要区分对待,解决的方式也就不一样,自己也就不会将别人的问题归结到自己身上。
4、你的目的是什么:一个问题产生的背后有着一定的情感需求,但有时,能力有限,可能并不能完全挖掘到这个问题的根源,但却要警醒自己,最终是为了什么,否则很容易以为解决了问题,但实际还产生更多问题。去年辞职之前,也是考虑很多因素,但方向很明确,就是要生活在一起。如果当时这个方向不明确,因为孩子带不好产生的矛盾,我们单纯只是解决这个问题,可能解决方法就是我回老家了,而现在,应该会因异地有更多的问题。
5、学会拆分问题:有时候,问题就是有N个事情缠绕一起的,想要发现最根本的问题,需要对问题做分解,这样才有看清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
这半个月与牛哥基本每天都有点小矛盾,这些都是很小的事情,比如他上班前想去看下宝宝,结果吵醒宝宝了,我就发作了,再比如他晚回来,或者回来先休息下没有赶紧帮忙。可以说,这半个月,我处于很焦虑的状态,我自己也知道,我也意识到自己是因为没安全感才有各种情绪,也有尝试去学点东西,但我跳出自己角度尝试去看看这些问题,没意识到除了自己其他都不是可控的,导致没有解决问题,还产生更多问题。学了这门课程,虽然是2节,但受益很多。希望能将这个课程融汇于身,形成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