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你会问,我为什么没去XX那借住?
因为我陡然发现他家门口有个坎,我在想要不要再主动一次,直接迈过去。
我曾经邀请XX吃饭是三次,第一次,第二次是纯粹的请他吃饭,只是在第二次得到他很忙的回复时,我心里隐隐不安,当第三次再次邀请时,他问有事吗,我已然感觉此次聚餐已是变味,我的盛情邀请下隐藏着世俗的要求。
我在想为什么请他吃饭,为什么屡屡请他吃饭,我并不是有求于他,只是他曾经的随口一提,找到工作要请他吃饭,我便记下了,所以一而再,再而三的邀请他,大概他是忘了他的随口一提,大概他认为,你我都不能免俗在酒桌上的人情交易。
这几天我静悄悄的,大概连续几日的全班压榨了我的精力,我也疲于拿起手机去主动联系,我或许是在等吧,一种小期待慢慢在心里成长,我刻意压抑着,我能预料结局,可又期望反转的惊喜,直至除夕,微微内心颤抖,忍不住的失落接憧而至。
我失望与,再三的邀请变了质,我失望与,即使是世俗的交易,我也未能成功,我失望与,我以个人待友方式为标准去衡量身边的人,我失望与,我的热情主动是仅有的优点,我失望与,我未能以优秀去吸引他人的主动。
太失望,太累,连电脑都懒得打开,拖拽被罩,掩面便睡。
早上懵懵懂懂,像灌了酒精似的,来不及回忆便早已忘记昨日的不愉快,现在细细想来,自己还是庆幸没有再主动一次。
我不想太过于卑微,我不能忍受再一次主动提出借住几日,我不能忍受我再次张开腿露出羞耻之处,迈过那个坎,因为坎面上长了个眼,叫心眼(反思,自省),他在悄悄瞧着,我会不会主动。
我在小心翼翼的尝试,我如此郑重其事的把吃饭地点定在他家附近,去他家记路,他能否记得,有一个曾经的室友想去他家借住几日,仅仅是为了休息的更好,现在看来是我错了,我整个思维方式错了。
我以为是一马平川,头临友情之光,身庇苍穹温室,脚踏通途大道,在夜间总能给我一点温暖,解一身疲乏,但期待便如空空的酒瓶一般,你再幻想满满一瓶,睁开眼映入眼帘的只是空荡荡,这之间的落差慢慢咀嚼,你会发现没有酒味,那慢慢荡漾在舌头上的味蕾是失望的味道,我不该考验的是人性。
这篇文章原不敢给你看,怕人说矫情,因为朋友之间如果有了芥蒂,那会慢慢融化朋友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我这篇文章更像是扎在朋友心中的芥蒂,他会时时警惕自己是否又有某一点没到位,当他感觉累的时候,感觉倦的时候,天平的秤砣逐渐向他那倾斜,压力和厌烦同时产生,那么点头之交才是平衡点。
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忘却,你心中的芥蒂易解,对方的却难解,相反,越用力,越死结。
这可能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一件张张嘴就能解决的问题,可卑微的自尊却附着在两片嘴唇上,沉重的撬不出那只字片语。
任何一种触及灵魂的深刻感情,都是从理解对方的痛苦开始的,而我深刻理解藏在我骨子的自尊,它那怕再让人鄙弃,余下的一生我也要与他形影不离,走完这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