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中,雪漠老师多次强调“教与证必须两者都落实,缺一不可”的观点,对此我非常认同。在很多佛教经典当中,教与证两者的关系,以及它们对于修习佛法的重要性,通常也都会被作为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开宗明义。若有教无证,那是纯粹的哲学;若有证无教,在我看来,如同一辆没有方向盘的车子,一路狂飙,却连方向和路线都没有,成佛成魔就不好说了。
修炼不仅仅是观修,更多的应该体现在行为上。修炼是为了改变我们的生活状态,是为了灵魂的解脱和升华。只有将身心的升华付诸行动,带入生活,并持之以恒,智慧之火才能够烧掉我们所有的烦恼,才会实现生命的终极超越。
说来可悲,现在有很多已经进了佛门的人,只是把“出家”作为职业,他们在禅坐的时候貌似如如不动了了分明;当从座上下来的时候,仿佛变成了另一个人,贪财名食睡样样不落。在我眼里,这一类人是假修行者。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对僧人,是持着戒备和怀疑心理的。我记得十几岁时第一次随父母上五台山,在一个寺庙门前亲眼目睹了几个喇嘛殴打游客的场景,为的是进庙的门票和香火钱。那时五台山的寺庙基本上都是要收门票的,而收门票的往往是寺里的僧人。五台山上有不少庙是喇嘛庙,所以那些打人的喇嘛们看上去就格外彪悍和凶猛。再加上时不时地遇到所谓的云游僧人,主动向路人要钱,祈求施舍。我经常被告诫说,他们都是假的,是骗人的。于是从那时起,我对出家人就没有好印象。
后来,因为父亲的关系,我见到了现在的师父。父亲和师父是多年的好友,所以我相信师父的人品。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寺庙里的事情了解的更多了,于是渐渐地改变了过去的看法,变得不再那么主观和盲目。尽管如此,直到现在,很多出家人的确出身不出心,或者身和心都没有出,只是名义上的离开了家而已。
当然,在当地也有这样的风俗,比如夫妻结婚多年膝下无子,于是去求送子观音,后果然得子,遂把孩子年纪小小时就送进寺庙还愿。我在五台山时也见过这样的孩子,他穿着小小的僧袍出现在寺庙里,许多游人因为看着小和尚可爱,就争先恐后地跟他合影。孩子年纪尚小,不懂事,一开始还比较配合,到后来心烦了,就不跟他们玩了。这么小的孩子,却不能在父母膝下承欢,也不能跟同龄的孩子世俗的孩子一起玩耍,被束缚了天性,我看着实在揪心。可我更想说的是,像这样的情况进入寺庙里的,怎么可能是出于内心对佛法的虔诚对信仰的追随才出家的呢!他们只是这样在高墙院内、香炉烛火旁长大,之后做出一些让人匪夷所思、不符合出家人身份的行为也就不足为奇了。
实际上,除了对出世间法的追求之外,教与证的落实,对于任何一门世间法,都是同样适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