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东南行——第五日

退房后,我们就近找了一家本地人吃的米线店。不知是太早还是有点晚,店里吃米线的顾客寥寥无几。点了一份草芽米线后就看到老板拿了一叠超大的碗开始为我们准备汤料。拿到一海碗汤的我正准备和喜英分着吃,就见老板指了指我面前的那一碗碗分装好的米线和卷粉问你们要吃什么?我以为老板是这样问的,其实我根本就没听清楚她说的是什么,看她的意思应该是这么问。于是我回答:米线。我根本就没想过我拿到的是一碗汤,汤里根本就没有米线。我自顾自的找碗分,看到面前烫面的不锈钢桶也没想过自己碗里有没有粉,更是不理老板在那里说些什么。可能是老板对我们使了好久眼色我们都无动于衷,终于忍不住从厨房走了出来亲自给我们拿一碗米线放进桶里烫了一下,然后再放进海碗里。我惊呆了,突然觉得自己十分搞笑,拿着汤在那里分。草芽米线鲜香美味,里面不光有酥肉还有很多肉片,这么大一碗十元钱在我们凤凰可以分成两碗卖。

乡会桥坐落在泸江河河上,因乡试会试而得名。它是一座三拱桥,和其他桥不同的是它的拱桥不是半圆形的,而是像桃子一样有个尖角。桥身是典型的砖木石构造,桥上是楼阁,上层建有三屋,中间为文星阁,下层为人马的通道。通道上铺着的大青石经过百年参加乡试会试学子的磋磨,青石被磨得光洁明亮,在昏暗的光线下闪闪发光。

乡会桥旁边有一个小火车站——乡会桥车站,车站融合了中法建筑风格,采用中式木结构,黄色墙体色彩浓烈,墙体经过无情的岁月变得斑驳。车站曾经的辉煌已经不再,只能孤零零的矗立在冷清的原野,在旅游季成为游人打卡拍照之地,以另一种方式实现自己的价值。车站除了车站标志性建筑比较出片以外,里面仿法式的装修布局风格也是十分的独特,选择好的场景拍照也是挺美的。

团山民居离乡会桥车站不到二十分钟的路程,也是米轨小火车的终点站。不乘坐小火车是因为每站停的时间不够长,特别像我们这种喜欢拍照的女人来说没有任何乘坐的意义。团山民居停车场已经车满为患,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我们停在了团山小学的操场里。

学校旁边有一条青石板路通向团山民居,路旁是一大片已经败落了的荷塘。荷塘里荷叶已经完全腐败,只剩下一段枯黄的茎留在水面,枯黄的茎不知是因为外力导致还是内里无营养可以输送,再也无法支撑直直的身体,它们有的弯下腰,有的被无情地折断,以奇形怪状的姿势与水面连接起来。冬季平静的水面如一面镜子,把荷的茎的姿势倒映在水中,形成一个个不同的几何体,有四边形、菱形、三角形……有的在水的折射下好像一条条用简笔画画出来的鱼一前一后的追着泡泡玩。真是让我叹为观止。想起不久前看到的一幅画,画里画的就是这样的荷塘。因为有很多人质疑,认为荷塘怎么会是无数的几何体呢?是否太过于夸张了。现在我终于看到了实景,原来所有的艺术创造都得来源于生活,都无法脱离生活。

荷塘里有很多燕子在水面穿梭,还有许多野鸭子在水面自由的嬉戏。有的燕子还停在荷枯黄的茎上欣赏着水里的倒影。当游人经过时必会惊走它们,展翅高飞后发现没有了危险,又重新选择站立的地方。水和岸之间隔着许多莲蓬,被取了莲心的莲蓬像一朵朵黑色的莲花漂浮在水面,它们在水的推挤下涌到岸边等待着腐烂。

幸得车停的远才能看到如此景象,让我不再因为自己的无知而局限自己的思想。

团山民居是一个山寨,可以说是张氏家族的山寨。这里有许多百年建筑,但和朱家花园比起来又差了少许。它们虽偏安一隅,可是谁又逃得过世代的变迁呢?将军第雕梁画栋再怎么奢华也成为了后世观光的景点,将军的后世子孙也只能在曾经辉煌的祖宅里面做点游客的生意。而旁边那间紧锁着的房门才是属于他们的天地。张家花园虽无法恢复曾经的辉煌,但从花园的建造和布局也可以看出当时张家的富有。秀才府大门内的墙壁上的“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黑色大字,可以想象在那混乱的年代,人人自危的感觉。

团山民居的很多房子其实都有人住,很多古建筑都是大门紧锁,想必是不愿意游客来打扰自己的生活。而有的家出于无奈或者为了生活,不得已让游客去参观自己的居所。当自己私密空间被一次又一次的打扰,想必清净怕是也很遥远的事了。有的甚至挂出布帘“入院不要问一下显俗气的问题:这院子是你的吗?你姓张吗?你是这里的人吗?”告诉游人观看就行,不要瞎打听。或许真的是被问太多次了,实在是懒得回复,毕竟游客那么多,每个人都问相同的问题,每个都要解释一遍,真的太累了,才会想出这个方法来杜绝一切后患。而皇恩府的后代摆着桌和茶想说故事却没人愿意安心地坐着听一听。我们都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谁又有时间去为此而停留。你有茶有故事,而我却没时间。人可真是矛盾啊!而我们这样的旅行又有何意义呢?

一进州府蒙自就感觉不一样,宽阔的马路,略显冷清的街道。这就是曾经那一颗颗耀眼的星星来到的地方吗?这就是那闪耀着思想的光芒,写下无数光辉著作的明星教学和学习的地方吗?西南联大——那个让我羡慕敬仰的时代。我终于来了,终于踏上这片孕育着无数巨星的土地。他们已然陨落,可他们的思想却在历史的长河里闪闪发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自从前一年诗人于坚的《建水记》出现在高考试卷上,建水,这座西南边陲的小镇,就又火了一把。在《建水记》里,诗人描写了...
    琳在旅途阅读 4,638评论 0 1
  • 今天的行程是带老哥他们前往团山民居游玩,我因去过两次,最好的一次是看见风景又看见表演,后来再去,都没有那种效果了,...
    伊蕾漫游阅读 2,924评论 0 3
  • 建水——滇东南之春的最后一站。 建水古城,当年也叫临安,是个碧临屏铁路线上的一个站。小钟姐姐说早些年她来的时候还保...
    武廿七阅读 4,221评论 0 1
  • 安排今天去团山民居,是因为上次来时,知道团山民居、文庙等地,周末会结合各自情况有表演,团山民居是民族歌舞表演。 我...
    伊蕾漫游阅读 4,312评论 2 4
  • 南行日记 10月1日星期二 晴 我们8人乘7座车,长途奔驰,0时...
    立言堂阅读 3,971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