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4日星期一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鼓舞、激励。”我永远牢固记着德国第斯多惠的这句名言。期中考试后,我进行了物理作业的改革:为了唤醒学生对物理的学习热情,我优化了实验作业、小制作作业、亲子作业的设计;为了激励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和态度,我实行了每周作业颁奖表彰措施,在原有优秀作业的基础上,增设特优作业,并给予个性化奖状表彰,将不同的作业和小组奖励积分挂钩;为了鼓舞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我用“教学做合一”理念融入物理教学,让做中教和做中学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这一段时间以来,学生对物理作业的热情和态度有了很大提升,每天不交作业的同学从原来十多个减少到一两个,周末各小组总结中,提到最多的是物理作业,例如“文曦:我们的另一个赚钱小能手,作业质量非常的高,物理已经有三次获得奖状了(总共三次颁奖),非常的不错;心睿:进步特别特别大,作业上扣的钱很少,比之前有进步,而且物理方面特别突出,作业方面,也有很多A+真的是跟之前那个廖心睿不一样了;良琼:平时在组里也不怎么说话,非常文静,物理方面特别突出,加钱特别多,也希望以后你在组里能活跃一点。” 学生的总结体现了我对学生的激励,但何尝又不是对我的激励?
昨天我在朋友圈分享了一段蕴含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话:“培养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人,就是要培养他们具有高尚的精神生活。我们有些老师起早贪黑,辛辛苦苦备课教学,但是脑子里想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眼睛盯着的是学生的分数,很少思考和关心学生的精神生活。这样的工作虽然辛苦,却缺乏方向,孩子将来能否成为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创新能力的人,却要打个问号。”我一直推崇教和育双管齐下的全人教育、素质教育,我分享的这段话得到了班里廖同学的点赞,她是一个成绩倒数但是活泼、热情有想法的女生,这段时间她物理作业进步特别大,之前她经常不交物理作业,或者交空白作业,或者乱写一通,这段时间她仿佛变了一个人,有几次物理作业写的特别认真,态度和习惯和之前大相径庭,上周三的晚上,她还特意加了我微信,兴致勃勃地发给我一段她和闺蜜制作的“凸透镜成像口诀”视频,视频制作精美,文图并茂,她做的很用心,我第二天上课进行了播放和表彰,并颁发“物理作业之星”的奖状给她。我不知道是什么力量让她改变了物理学习态度,但她认同我朋友圈发的文字,就表示她认同培养人的精神生活与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认同我的教育教学理念,她就受到了我的激励和鼓舞。在我的眼里,有教无类,差生和优生都是相对和动态的概念,我们不能用固定的标签去评定学生,也不能只抓成绩,只盯分数,而要通过教育的科学,教育的艺术,用“态度习惯方法目标兴趣心理”十二字非智力因素去综合培养学生,熏陶学生,曲径通幽。
这节课上的是《眼睛和眼镜》,我带着实验器材,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方法授课,同时注重让学生分享预习时提出的原创问题,我利用生成性资源调动学生兴趣,及时加以点拨,效果较好,在教后我也立即让学生做相应知识点的题目,将知识和训练统整化、结构化,提升了及时巩固率,这是后期要坚持的方向。
下课后,我单独和邹同学进行了谈话。昨天皱同学妈妈打电话向我寻求帮助,说她孩子长期不做学校老师的作业,但又在课外参加了物理、数学的补习,她感动困惑,不知道怎么办好。我比较清楚这个孩子的情况,她是班里的“特殊学生”,班主任很早就和我打过招呼,说上课允许她睡觉,自由看课外书,原因是她的基础太差,同时又有美术特长,对文化课要求不用太高。在我的记忆汇总,她上物理课她基本都是在睡觉。从谈话中,我了解到她周末要参加十小时左右的美术培训班和写生,周一到周四晚补习数学,周末补习物理。她的时间安排很紧凑和充实,她不写作业是因为基础太弱,而且她也有小小的规划——每天写一门作业。她说今天的物理课听懂了五六成。我在谈话中肯定了她的特长和规划,鼓励她继续保持,我肯定了她的物理听课效率,也提出可以适当增加每天的写作业科目,但每科可以只写简单基础的题,毕竟学校是教学的主阵地,比补习机构系统一些。她表示认同和接受,我期待她后续的努力。
到目前为止,物理立志及格训练群、物理培优训练群走上了正轨;物理作业优化与表彰步入佳境;物理解题研究走向系统化和结构化;物理课堂和育人实现“教学做合一”。总而言之,教学和育人必须比翼齐飞,才能唤醒学生能动学习的内驱力,要谨记,越是只抓成绩就越是抓不住成绩,“见分不见人”必须给予纠正,补齐学生“态度习惯方法目标兴趣心理”十二字短板就是最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