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确定了,我真的不喜欢游泳。
当我独自一人在泳池里,泳镜里的双眼盯着前方宁静幽深的水底;双臂疲惫地划向后划,狡猾的水流每次都能躲过我无助地双手;呼吸虽还在点上,可是已能隐约感到水侵入鼻孔后,气管传来的紧迫感;双腿也已竭尽全力想要克服水流的阻力,无奈效果有限,搞得像一只可爱又笨拙的青蛙,蹬着腿,慢慢前进。
虽然不喜欢游泳,可很早就学会了,时间大概是小学五六年级时候。那几年间,城市里忽然冒出很多装修讲究的室内游泳馆。相较之前那些户外大泳池,室内游泳馆的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泳道专业、环境优越,活动时间不受外界气温影响。关键是室内池消费较高,进馆游泳的人便少很多——无论是进去游泳还是戏水,人少才是王道呀!
我从小就不喜欢水,那时每周最大的“折磨”就是去澡堂洗澡。尽管如此,假期能天天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再加高大上的环境和家长在经济上的鼎力支持,我居然也办了张月卡,买了全套装备,有模有样地“学”起了游泳。
说是学,其实还是戏水,只不过人多了,再加有救生圈护体,我也便欣然下水,有模有样地“游”起来。慢慢地,自己的胆子大了,距离越游越远,水位越来越深,满满地成就感也充斥了在躲在救生圈里的我。然后……当然是让成就感来的更猛烈一些,抛弃救生圈了。
那天,自信心爆棚的我在没有救生圈的情况下不知不觉地“走”到了水位至下吧的区域,已经意识到危险时便准备往回返。可是经不住伙伴的挑衅,又试着往前探了一步。这一探不要紧,直接一脚踩空,身体一个猛子沉了下去。奇葩的泳池,深浅水区的接壤部不是斜坡,而是台阶!
我至今仍清醒记得水从四面八方往脑袋里灌的感觉,除了害怕,还是害怕。四肢拼命在水里挥动,泳镜外的泡沫像是被捅了窝的马蜂般在我四周往水面窜,再远处的水域就像一个个黑洞,好似要冲过来将我吞没。更糟糕的是,在拼命的挣扎中,我逐渐离开了浅水区。
当然,那个时刻肯定发生了什么,才令你此时能看到三石先生讲述这段记忆。接下来发生的,不是人品爆发有人赶过来搭救,而是凭借着本能,没错,就是求生的本能,惊恐中的我居然踩着水浮了上来,然后麻木地从深水区游到了岸边。这里用“游”,是因为当我战战兢兢地靠在池边,细想刚才恐怖的经过,才意识到当自己踩着水浮上来后,是像青蛙般游回来的。真是可笑,像我这么讨厌水的一个人居然是在生与死的边缘学会了踩水、学会了换气,否则,估计一辈子我都不会有学游泳的打算。
死里逃生的我一人靠在池壁上喘者粗气,池水冷冰冰的,水面反射过来的阳光刺进眼里,好似在嘲笑我的狼狈。身边一个人都没有,看着远处小伙伴们嬉戏时溅起的水花,我的大脑一片麻木……
游泳算是“自学”成材。在那之后的很多年里,我也偶尔去游泳馆,但无一例外都是心血来潮跟朋友们扎堆去。自学的泳姿虽然不标准,可据岸上小伙伴的反馈,绝对处于淹不死的水准。包括旅游时,为了应景也下过海、潜过水,可每次一下到冰冷的水里,总有一种失控的感觉萦绕在四周。就像你和一个太极高手过招,看似对方招招都接,但每一拳都好似打在棉花上,有劲使不出。
前些日子,一个很久没见的兄弟约我在游泳馆见面,美其名曰:锻炼身体,顺便“坦诚相待”。好吧,我承认我是被他坦诚相待的建议打动,而且有些年头没游泳,以前那些糟糕的经历似乎也淡忘了。
我俩去得很早,属于专家和票友们的专业运动时间。馆里也没有了习惯中戏水尖笑的孩子,只有频率不一的划水换气声。我好像被这种专业的气氛感染了,做完热身运动便毅然下水,在下水的那瞬,感觉自己也好像专业起来。
泳道笔直地伸向不远的前方,我独自一向对岸游去。游泳是孤独的,沉在水里,水面上的喧哗被隔离开,缥缈的好像是另一个世界传来的声音,而在水下,静谧的只能听到自己咕噜咕噜的换气声。
游得有些累了,可肺告诉我还能继续。在朦胧水色和频率单调划水声中,我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没有人跟你聊天说话,光透过窗户上的玻璃照在水面,剩下残余的光线在池底形成波纹状,再配上周围乌绿的颜色,场景诡异至极。身边的高手们一个个超过我,而自己却像一只笨拙的青蛙在水里自顾自地扑腾。透过泳镜,看着周围别人“超车”拍打过来的浪花,内心一阵释然。
再后来,上岸、冲凉、换衣服,然后靠在岸边的竹椅上,淡淡地看着朋友在水中灵活的游动,这时太阳已然升得很高,透过屋顶的窗户照在我身上,暖洋洋的。波光琳琳的水面,辉映着高手们矫健的身姿和周围泛起的涟漪,原来坐着看别人游泳也是一种享受呀!此刻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坐享”。
我不喜欢游泳,也许结论有些负能量,但很欣慰自己找到了内心真实的答案。与过去的自己和解,才能体会到“坐享”的快感。所以朋友们,不要去纠结自己为什么做不好、做不到,也许它真的不是你的菜。努力转身,去找到能令你真正快乐的东西。
祝我和读这篇小文的朋友们开心、畅快。
喜欢我的文章吗?快来关注我吧,让我们一起永不“粉”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