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定要久久为功
2024年3月19日,在湖南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总书记嘱托“持之以恒抓好这项工作”。4月22日,在重庆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总书记再次强调:“为基层减负要明确权责,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基层该承担哪些工作,要把职责事项搞清楚。”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近年中央持续聚焦基层减负,鲜明树立了为基层松绑减负、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实干导向。
为基层减负要明确权责。只有明确权责边界、合理扩权赋能,基层干部才能轻装上阵,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为民实干上来。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理顺部门间权责体系和上下级权责界限,着力构建责任边界清晰、任务分工合理、运行有序高效的基层工作体系,让广大基层干部心无旁骛耕好“责任田”、做好“分内事”。
正如总书记所强调的,“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思想问题不解决,基层减负只能是“按下葫芦起了瓢”,无非是书面通知成了口头指示、“笔尖”负担成了“指尖”负担。要打破这一“换汤不换药”的怪圈,必须从思想上找根子、开方子,要深学细悟总书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论述,把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作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不看“金杯”看“口碑”、不重“面子”重“里子”、不为“造势”为“造福”,彻底铲除滋生基层重负的思想土壤。
为基层减负要久久为功。为基层减负不是“一锤子买卖”,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要想真正为基层减负,需要上下联动、革弊祛疾,同时也要久久为功。要加强制度建设,着力堵塞制度漏洞,真正推动为基层减负的长效机制立得住、落得实、行得远,让基层干部腾出手脚干事创业、成才成长,心无旁骛地为基层群众服务、为基层发展赋能。
为基层松绑减负,让基层干部肩上更轻,才能更好地提质增效。但也要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减负不是减责,“松绑”也不是“松手”。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而言,不能借减负之名行不为之实,不能把减负当成“躺平”的“挡箭牌”,不能让减负成为“懒政怠政”的借口,而是要摆正心态,始终坚持实干为先、奋斗为本,创造出更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