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鹏程丨天公造酒又造爱

酒,这种能沟通人我、协畅众神的好东西,传说是杜康或仪狄所造。

但在公元前四千五百年前的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即有灰陶尊、白陶豆、黑陶杯等酒器,足证我国饮酒文化之早,远在夏朝仪狄以前。

《礼记》载尧时有酒尊称为“泰”,亦可证明尧时已流行饮酒。后世依托于神农氏的《神农本草》,叙酒之性与味颇详;依托于黄帝之《黄帝内经》,论酒之药用功能也极广。其书虽未必即为神农黄帝时作,但饮酒成风当不晚于神农黄帝之世。

饮酒既久,酒种遂多,周时已有酎、醪、醇、醴、醑、醹等。但基本上是酿造酒,以谷稷及蔬果制酒。这跟西方盛行葡萄酒的情况是一样的。直到金元之间,才因道士炼丹,无意中发现了蒸馏酒的制造法,而最重要的产品就是高粱酒(有些学者以为这种技术是阿拉伯人发明的,不确。他们找了很多证据,却缺乏基本常识:伊斯兰教是禁止饮酒、赌博、拜像、求签的,认为那都是秽行、是恶魔的行为,见《古兰经》筵席章90-91节。因此不可能去发展造酒术)。

蒸馏出来的高粱酒,饮之确实令人飘飘然若登仙境,以致风靡宇内,成为中国酒的标志之一。后来蒸馏制酒法,与中国的造纸、缫丝、印刷术一样,传遍世界。某些其他国家地区也能据此法制出很好的白酒来,但高粱酒仍推中国独步。

在我国,高粱酒也是最普遍的酒种。某些酒仅限于局部地域,如江浙的绍兴酒,并不行于北方。高粱则南有贵州茅台、西南有四川泸州五粮液等、北有北京二锅头、西有新疆伊犁特曲,但凡名酒,几乎都属高粱系统或以高粱为主。

酒本与地气、民情、饮食菜肴相结合,此一现象,并不偶然,其中当然是有许多道理可供探究的。

台湾金门高粱酒厂,始建于一九五八年,距今历史并不长,但酒名远播,盛誉久昭。先是流行于军旅中,后则广受民间欢迎。

然而,好酒只知拿来喝,不知酒本身就是一种文化、饮酒也须有文化,毕竟未能得酒中真趣。因此,酒厂九十年代即与我合作,举办诗酒节,后来更扩大办理高粱酒文化节,着眼于文化的提升。

办高粱酒文化节时,我曾设计了一场开幕祭酒仪式及夜宴宾客时的迎酒神仪典。

古代其实并无独立的祭酒典礼,因为酒本身就是礼器,人用酒醴敬神谓之礼。故什么礼都须用酒,《周礼》曾设酒正之官,并说:“凡祭祀,以法共五齐三酒以实八尊。大祭三贰、中祭再贰、小祭壹贰,皆有酌数”,就是这个缘故。

酒既以敬神,故亦不再祭酒(反而主祭者会被称为祭酒,如荀子在齐曾三为祭酒)。

但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记载了造酒曲及制酒时祷祭的风俗及其祝辞,见其《造神曲并酒篇》。这也是祭。祭天神五土,祈求禾黍丰收,制酒成功。

另外,明朝公安派文学巨子袁中郎也在《觞政》一书中,建议为酒建立祀典,其《祭篇》更推尊孔子为酒圣(因为孔子喝酒,量豪而不及于乱)。馀仿孔庙配享之例,以嵇康、刘伶等为十哲,李白等酒徒则列于两庑。

我就是根据这些制作的典礼。先击鼓净场,再搏钟,奏编钟舞乐。这个曲子,名称就叫“祭”。钟乐声中,主祭官、陪祭官就位,然后献花、献果、献爵。然后赞颂酒德。

酒德颂,以刘伶之作最为有名。但“死便埋我”,固显酒徒之豪情;任诞颓唐,恐非励世劝化之好语。故祭典所用,改采宋朱肱《北山酒经》里一段话,说:“大哉,酒之于世也。礼天地、事鬼神、射乡之饮、鹿鸣之歌、宾主拜、左右秩秩,上至缙绅,下逮闾里,诗人墨客,渔夫樵妇,无一可以缺此。”

颂毕,奉禾朮,献高粱,并祝祷,希望高粱丰收,造酒成功。礼成,则奏“八音合鸣,楚调”。

宴宾客之前,另举行迎酒神活动。先颂诗迎宾,由女高音独唱李白《将进酒》,黄辅棠钢琴曲伴奏。宾客就列后,奏乐迎神、击编钟乐曲《神人畅》。再赞歌,歌《诗经•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界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

歌毕,奉神及宾客入座,奏各种酒歌。如竽独奏彝族《酒歌》,崔若芝箜篌独奏《阳关三叠》、俞逊发笛子独奏《杯底不可饲金鱼》、女声山歌演唱壮族《喝酒笑哈哈》、箜篌独奏朝鲜族《五谷舞曲》、器乐合奏哈萨克族《金色的麦子》、朱昌耀二胡独奏《阳关三叠》、以及编钟乐舞《大飨礼•楚宫宴乐》等等。

古代饮酒之礼,一为朝廷燕享,《诗经》大雅、小雅中所述,多属此类。二为乡饮酒礼。这个礼的仪节,详细记录在《礼记•乡饮酒礼篇》里。在金门喝酒,本来也即是乡饮酒,但此次高粱酒文化节,外宾甚多,诗人、墨客、艺匠、酒徒骈集于此,其意义已非乡饮酒礼所能赅,故依旧礼而略变其制。

身处今日,藉高粱之酒,为制礼作乐之事,其中当然不会没有一些文化情怀的寄托在。但即使仅就酒言之,若能扭转社会上粗俗牛饮滥醉狂欢式的喝酒风俗,建立一个足以与古代优雅、精致、礼度妥宜的酒文化相辉映的典型,不也是一桩大功德吗?



龚鹏程

龚鹏程,1956年生于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博士,当代著名学者和思想家。著作已出版一百八十多本。

办有大学、出版社、杂志社、书院等,并规划城市建设、主题园区等多处。讲学于世界各地。并在北京、上海、杭州、台北、巴黎、日本、澳门等地举办过书法展。现为中国孔子博物馆名誉馆长、美国龚鹏程基金会主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