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妍妍做手术后眼睛很红,害怕同学笑她,不好意思到学校,也害怕别人看。家里老人让顺着墙根走,低着头走,不看别人,也让别人看不到自己。妈妈面对孩子的怯懦和不自信也没有办法。姬老师陪伴妍妍从她的手术中看到自己的成长,表达对妍妍有爱和勇敢的赞赏,让孩子获得勇敢和自信的故事。
二、故事的核心问题。
怯懦和不自信是怎么来的?我们怎么陪伴一个胆小怯懦的孩子从无法面对自己手术后眼睛发红,成为一个勇敢自信的孩子。
三、对姬老师解决问题的看见、感受。
(一)故事开场,一束光照进来的感觉。
再去看故事时,看到描述妍妍做过手术后的样子,还是能感觉到,若是我,我的习惯性反应,第一念并不比妍妍好多少。 还记得当初现场讲这个故事时,姬老师说:今天姬老师要给大家分享一个很让人感动的故事。那时我是没能把“做手术”和“感动”链接在一起的。
一件事中,只要有自己认为有缺陷的东西,我和妍妍一样不能坦然接受。如果是我,面对手术后眼睛很红,我也会不好意思抬头,我也不能做到坦然面对。
在面对孩子遇到同类问题时,自己过去给的,也大多是说教。
在一件件事中,我发现我的念头里也是一片“黑暗”。我总是第一眼就看到一张白纸上的那个黑点,而看不到黑点周围的那一大片白。
生活里我习惯性地抓取到的也是“眼红了”?而姬老师却能给妍妍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看和感受这件事。视角变了,生活像是一下子就明亮温暖起来了。
我们的视野从手术后拉回到手术前至手术后这个区间。这个妍妍,是勇敢地走进手术室做了手术的妍妍。姬老师所描绘和解读的妍妍和妈妈及家人在手术前后的心理历程,都可能是真实的。此刻的妍妍是勇敢的、孝顺的、有爱的。那个胆小的、怯懦的妍妍似乎不见了。她的世界,像是有光照进来。
同样一件事,我看见认知的不同,眼界的不同。同样的一件事,不同的心态背后,隐藏着不同的认知,若是生活笼罩在了黑暗中,那很可能是提醒我认知出了问题。
除此之外,姬老师用这样的方式,也打开了妍妍的看见,从只是看见手术后“眼睛很红”,到看到感受到手术前到手术后,自己有爱又勇敢的样子,她的视角也从悲观转向了乐观。看见被打开更多了,认知调正了,问题不再是问题,内在勇敢、自信的力量也被唤醒了。
(二)姬老师解决问题的步骤。
1.用“感动、勇敢、爱和温暖”来描述故事进行开场,给了孩子们看问题不同的视角。
2.根据孩子平日害怕、胆小的性格特点,姬老师把妍妍和妈妈在手术前后的心理过程,一个勇敢的妍妍心中的感受和想法描述出来,让妍妍对自己有了新的看见,也让大家对妍妍有了新的了解和认识。
(早课上,当姬老师说下上面的话时,我看到妍妍的表情是意外的。我能感受到,她看到了她看不见的东西,她的眼界一直在打开。其实,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又何尝不是呢。原来可以这样,这也是那一刻自己内心的声音。这样的话,我们的孩子听到的太少了。没想到的是,自己身上有这么多做到好的地方,没想到,大家是这么的爱我。陪伴的价值就是这样吧,他看不见的,你陪伴他看见。看见他做到的,强化和赞赏,看见他需要提升的能力,然后陪伴他具有这样的能力。)
让妈妈们懂得,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自己心中有爱也需要外在表达。让妍妍看到,家塾班每一个人都很喜欢她。
(这个过程,赋予了孩子善良、自信、力量和勇敢。推动孩子在未来再向前突破自己,以获得更大的成长。)
3.对妍妍的成长进行鼓励和赞赏(让孩子从自己这一次手术中深深地获得勇敢和自信。同时关照到其他孩子的情绪。)。
4.学习爱护自己身体的五个阶段。(让孩子明白,手术是由于以前没有爱护好自己的眼睛造成的,帮助孩子构建身体健康的正知,让孩子了解身体成长的五个阶段以及自己所处阶段,并引发孩子思考从底阶段走向高阶段可能会有哪些经历,怎么去做到等,激励孩子树立自己身体成长的目标。)
(三)如何用到自己的生活中?自己或者别人遇到类似的情况:
1.从事情中看到“他”的成长阶段,陪伴“他”看见积极的那一面;
2.具体描述积极的这一面,让“他”从积极的一面获取正向的力量;
3.鼓励和赞赏“他”的做到;
4.陪伴“他”一次次看见和梳理,通过这件事情看见自己要提升的能力和学习这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