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查显示,78%的九零后经常感到疲惫,丧文化开始流行,毒鸡汤一抓一大把。比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反正明天也一样”;比如“有时候你不努力一下,你都不知道什么叫绝望。”
相比之下,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们似乎活得潇洒自如许多——去海边度假,组团团购一下午的KTV,爱好摄影就走遍天下去拍照,喜欢朗诵就聚在一起比赛。
为什么别人的60岁看着像30岁,而我们才20多岁就仿佛过了一个世纪?该如何让自己保持年轻的心态?105岁的日野原先生在《活好-我这样活到105岁》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活好-我这样活到105岁》这本书很特别,作者是已经105岁的日野原先生,他将大半生时间献给服务他人,在即将离开这个美好的世界前,以对话的方式,将他关于死亡、生命、家庭、朋友、工作、孤独等的思考,向所有愿意聆听的人娓娓道来。提问的人有老人、孩子,也有很多仍在职场工作的人,在36个问答之中,能看到关于人生疑问的几乎全部答案。日野原先生的临终告白,能够让人穿越人生的迷雾,领悟生命的意义,获得勇往直前的力量。
人如果从未遭遇困难,也就没有机会警醒过来。
活到105岁算是很长寿了,但我幼年时却体弱多病。我得过不少疾病,比如肺结核、肾炎等,现在心脏也不好,无法随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正是这些疾病,教会我很多道理。
也许有些不可思议,但人类只有深陷痛苦或者身处逆境时,才能明白自己内心最想要的是什么。感谢疾病和逆境,给我们机会发现未知的自己,把过去的那个自己忘掉吧。时刻保持一种“Keep on going”的状态。
这句话也是我最喜欢的,是我永葆青春的秘诀。
回想一下,当我们自己或家人朋友面对疾病时,心情如何?惊惶无措,内心紧张……种种情绪占据了大脑,对生命感到敬畏,对未知感到恐惧,在这种心情中,根本无法思考自己接下来该做什么。
当这段日子过去时,我们才恍然发现,原来那时的体会是多么值得珍惜。如果没有那些,就无法明白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许多稀松平常的事情也没办法去感受其中的乐趣。
对于日野原先生来说,早年就经历了种种困难,是一件极其可贵的事情。疾病教给他许多事情,才能经得起生活的历练,学会如何真正地向死而生。
“向死而生”这句话是一种超脱的心态,更是一种值得尊敬的行为,作为平常人的我们,该怎么锻炼自己的心态呢?
首先要接受、承认自然规律,生老病死是正常的自然现象,理性地看待这件事情,才能够去思考。
其次,尝试做一些“死亡体验”,这听上去挺吓人的,但是在上海的确有一些场所特意设计了一些环节,让人们去“体验”死亡。
在家的时候我们可以练习一下,哪怕五分钟、十分钟都可以,主要是体验一下这种感觉就行了。让自己平躺在床上,闭上眼睛想象一切都发生了,已经和世界告别了。
需要注意的是,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先不要进行这样的练习。
通过这样的方式,也能够认识一个全新的自己。要知道,没有一个人百分百地了解自己,你以为自己是这样的,却在某一刻忽然发现自己还是那样的!所以,千万不要轻易下结论,保持多体验,多感受的状态。
疾病的发生或许是偶然的,每个人对待它的态度也都不一样,如果想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年轻的心态,该怎么办呢?
我不仅注重饮食和生活习惯,对美容也很上心,2016年(104岁)的时候,还尝试了祛斑治疗。重视自己的容貌,让我感到自己变得更积极、主动,更愿意与人交往。外貌显得很年轻确实重要,但是我看起来年轻,主要原因是我一直想活出一个崭新的自我。
与过去的那个自己说再见,不要轻易说“我就是这样做事的”或者“我就是这样的性格”;相反,不设限地去尝试,每天才能发现新的自己。
从日常小事到改变人生观这样的重大决定,你都可以改变自己,尤其是生活中遇到困难或生病的时候,我们会更容易发现新的自己。
注意到了吗?104岁的日野原先生还尝试了祛斑治疗,是不是惊到你了?这对于一个把年轻心态当作生活日常的他来说,却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大洋彼岸的老布什,也是如此这般的生活——让我们看看小布什在父亲葬礼上的这段发言,晚年的老布什仍然像个年轻人一样保持旺盛的活力。
“我父亲85岁时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驾驶他那艘起名叫忠诚的船,开足300马力全速前进,如同在大西洋上飞翔,负责保安的船在后面怎么追都追不上。”
“90岁的时候,他跑到缅因州Kennebunkport小镇上的圣安尼海滨教堂跳伞,那是他的母亲和父亲结婚的教堂,也是他经常去做礼拜的地方。”
“90多岁的时候住院,他最好的朋友、前国务卿贝克偷偷带着一瓶灰鹅伏特加跑到病房,他高兴坏了。这酒再配上他们从莫顿牛排店订餐的牛排,真是再美妙不过。”
感受到了吗?无论生理年龄是多少岁,都无法阻挡一颗年轻的心。持续保持年轻心态的人,也充满了魅力,做的事情也非常有趣。一个崭新的自我,是外表与内心的结合。如果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年轻”这个词就没有真正地进入到我们的内心,更无法让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年轻的心态。让自己保持年轻心态,这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这个过程中有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不设限”。
来吧,尝试一下——
第一步,用一周时间记录下自己每天经常说的话,看看是不是否定的比较多,如果是的话,就先从语言开始改变;
第二步,用一周时间,尝试去做三个从来没做过的事情,大小无所谓,时间长短也无所谓,结果也不重要,主要是看看能不能做这件事情,真的去做了后果又是什么样的。然后记录下这一过程。
第三步,再用一周的时间,去主动和三个不太熟悉却一直想找他聊天的人聊聊,时间长短无所谓,什么话题也没关系,
第四步,用一周时间,把前面两步的心得体会以语音或文字的形式分享给其他人,至少五个人以上,看看会发生什么。这一步是为了使自己的心态强化下来,感受其他人对自己的反馈,有助于接下来更积极地不设限。
看,这几步做起来并不难!或许你会说,我为什么要去想这么多呢?现在这样不也挺好的吗!当然,不改变,生活也不会缺少什么,但仔细想想,一个年轻的心态,会让自己受益终生呢!在这个丧文化流行的年代,不能自我麻痹,默然接受,需要从内心深处愿意去接受这种改变。如果这时候你拥有保持一颗不设限的心,是不是就可以发现更多有趣的事情,主动去拥抱变化呢?
当然,觉得上面两种方法都略显复杂的话,书中也给出了一个最简单地保持年轻的方法——与年轻人聊天,并且学着尊重他们。
如果问我最希望得到什么人的肯定,我的答案是“年轻人”。
“现在的年轻人不怎么样”,在很多时候都能听到这种论调,我觉得这是一种以自我为标尺的言论。我们完全可以转换思维,我们确实年长,人生阅历更加丰富,所以我们更应该主动接近年轻人。年轻人和我们谈话会害羞或者词不达意,但他们年老后一样会变得自信和健谈,年龄的增长可以教会年轻人很多东西。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我们往往只尊敬位高权重的上级或比我们年长的前辈,而对年轻的后辈、亲密的家人以及弱者,往往缺乏该有的尊重。
尊重他人是一种良好的修为,总是感同身受为别人着想,我觉得这个年龄、职务无关。
我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才有这样的体会,做到很好地与所有人相处真的很难。
和年轻人相处时,需要注意接触的方式方法,使用什么样的语气,摆出什么样的表情,用什么样的说话态度,给人什么印象等,这些可统称为“接触感”。如果你对年轻人居高临下,唠叨说教,他们就不愿意和你继续交流。
我们应该带着亲近温和的接触感,让年轻人产生“想更多地感受到你的帮助”的心情,这样自然会与他们形成良好的关系。
总之,“丧”不可怕,满心苍凉不可怕,满头白发更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意识到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让自己保持年轻的心态!
20岁了怕什么!反正有大把时间去体验人生呀!60岁了怕什么,那才是更自由的时刻呀!
原来这个105岁的老头子才是最可爱的人儿呢!想要拥有一颗年轻而温柔的心一点也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