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兴趣班该如何选?
你家娃报兴趣班了吗?报的班是因为孩子喜欢?还是你认为对孩子成长有所帮助的?
为此,我专门采访过我们班的孩子,问他们都报了哪些兴趣班,是自己选的还是爸爸妈妈帮忙选的,自己是否真的喜欢?
孩子的回答真的令我非常的心疼。
“姚老师,我好忙的,我报了拼音、写字、绘画、拉丁舞,我周末都没时间找我的朋友玩儿?”
“姚老师,我周一到周五下午也有课,妈妈带我去打篮球、拉小提琴,还有编程课。”
“姚老师,我妈妈给我报的课,只有画画是我想学的,那些数学思维训练、写字我都不想学,妈妈说不学的话,到了小学,学习跟不上,老师会骂的。”
……
我心疼这些可爱的孩子们,还没开始上小学,就已经对学习产生畏惧,对他们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的健康也有些担忧。
通过与家长沟通和对孩子的观察,我把“兴趣班”通常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撒网型”,觉得对孩子学习或身体健康有帮助的,就帮助孩子报名,也不知道孩子适合学什么,那就给他多学一些东西,多尝试。如:英语、围棋、跆拳道、钢琴、绘画……一个个轮流来,艺多不压身!
第二种是“补强型”,专挑孩子的弱点,孩子什么不足学什么。于是就出现了:活泼好动的孩子,报名去学围棋、书法来让他安静一点;明明喜欢独处、安静的孩子,反而要他去上少儿口才课。
第三种家长属于“功利型”,他们会收集各类学校培训加分的资料,哪种兴趣能加分就让孩子学哪种。打听到某学校绘画能加分,立马给孩子报了个绘画班。
其实,这些都是很低效的培养法。
在我大儿子小的时候,我也曾自作主张的帮孩子报围棋班,坚持一年半时间就只学会吃子。当老师讲棋盘布局时,他听不懂,更谈不上去应用,也不愿意去专研,哪有多少技能的提升。
因为这个兴趣班不是孩子想要的,不喜欢加不擅长,每次下棋都不是别人的对手,就会越来越没兴趣。一旦落后,孩子的积极性就会被打击,可能就会用各种捣乱和违规来对抗父母。
那孩子到底如何选择兴趣班?
我要告诉你:孩子感兴趣的。
哈佛大学的加德纳教授就提出了一个“八大多元智能模型”,如果你明白自己的孩子属于哪种智能的优势儿童,你就可以很轻松帮孩子找到兴趣班。
孩子的八大智能包括︰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
如果你的孩子喜欢把正话反着说,自己创造一些词语,同时也喜欢诗歌、阅读和写字,那他很有可能在“语言型智能”上具备优势。这样的孩子习惯用语言文字来思考,大胆让他参加阅读、演讲、话剧之类的培训,他们会很喜欢,也会很有自信。
我的心理学老师岳晓冬教授分享他小的时候:他非常喜欢英文,可没有培训班,于是他的父母就想各种办法帮他买原版英文磁带,录音机。通过不断的学习,自然就比童年的孩子学的好。并且在他所住的大院里给同龄的孩子补习英文。高考一恢复,他就参加了高考。他考试的分数竟然比教他的英文老师还要高很多。
岳老师说:通过英文,他获得了很多自信,得到了人生的好多高光时刻,获得了很多成功体验,让他有足够的信心申请到了在哈佛学习的机会,并取得哈佛心理学博士学位。
他当年是非常享受这个学习的过程,以致于他后来才有这么多的成就。所以说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大人根据孩子的学习兴趣,来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展示平台才是对孩子最大的帮助。
如果孩子特别喜欢你出数学题考他,或者对计算类游戏很痴迷,比如,喜欢和你比赛玩加减乘除的游戏,那就说明他的长项是“数学——逻辑思维型智能”,他是靠推理来思考的,所以少儿编程、乐高机器人、棋类等培训班是非常适合他的。因为他天生具有逻辑思维能力上的优势,自然能轻易地在高难度逻辑推理项目中胜出。
如果孩子特别喜欢拼图、设计、随手涂鸦,会反复看绘本里的插图,迷恋迷宫类的游戏,这就说明他是属于“空间思维型智能”,擅长运用意向和图像来思考。对这样的小朋友来说,素描、剪纸、乐高培训将极大激发他的潜能。同时,多带他去美术馆或去看漂亮的建筑,这些画面感比较强的活动很适合他。
如果孩子平常会不自觉地哼唱歌曲,一首新歌只要听过几遍就会了,唱的调也很准,那他很可能在“音乐型智能”上具备优势。这样的孩子喜欢通过节奏旋律来思考,有时候即便是在走路,也有非常明显的节奏感。比如:小贝多芬在四岁那年被父亲带到乐团里去玩。在那里,小贝多芬表现出对音乐极强烈的爱好,在其他乐手哄着小贝多芬玩时,他很快学会弹奏羽管键琴,父亲被儿子的天赋所震惊,他觉察到儿子将来一定会成为出众的音乐家。于是,约翰开始正式教儿子学钢琴。在父亲严格的教导下,小贝多芬进步很快,在他6岁时,他已能弹出完美的作品,并且学会了演奏小提琴等多种乐器。
如果孩子平常根本坐不住,总是喜欢户外活动,各类体育项目都想要参加。就算待在家里,也喜欢建造东西,说话的时候手舞足蹈。去到游乐场,过山车、海盗船都坐得很开心,一点都不怕。那不用说,他一定属于“肢体运动型智能”优势儿童。这样的孩子天生喜欢从运动中获得快乐,哪怕是那种在别人看来简单枯燥的运动,他都会觉得很有意思。这时候,大胆地送他去学游泳、羽毛球、跆拳道、足球,他一定会喜欢。
而如果孩子特别喜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不喜欢一个人独处,而且只要遇到问题,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请别人帮忙;当然,如果看到别的小朋友有困难,他们也会主动上前帮助他们。只要在人群中,他就会觉得自在开心,像是俗话说的“人来疯”,那他就非常有可能属于“人际交往型智能”优势儿童。这类小朋友更擅长思考他人回馈的信息,并做出准确的判断。所以,你如果有这样的宝贝,他也许天生就是做团队领袖的最佳人选,各种假期夏令营、游戏营将是不二之选。
当一种孩子和“人际关系型智力”优势儿童正好相反,他非常喜欢独处,不容易冲动,不喜欢喧闹场所。但是仔细观察却能发现,他非常善于总结,做事谨慎,并且愿意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自己的优缺点,这种孩子就属于“内省型智能”优势儿童。这类小朋友是通过深入自我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少儿书法、绘画、围棋、机器人、阅读班更能满足他的需求。
最后一种“自然观察智能型”:孩子非常喜欢辨别自然中的事物,如:云、矿物质、石头形状等,还有大自然的各种植物、动物等。对于这类小朋友非常擅长观察,他们对于科学类、考古类、动植物的研究、天文类都会非常感兴趣。
现在,我们可以仔细比较一下,自己孩子在这八大智能当中,到底是属于哪一种优势类型的儿童、适合什么样的兴趣班。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孩子在某一项智能中有明显优势,也并不意味着他的其他智力就不好。很大一部分孩子是可以同时具有几项优势的,只是其中一种智能特别突出而已。
回顾之前的三类家长,他们最大的问题就是,根本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而只是从自己的角度来考虑:我认为、我希望孩子是什么样!但是,父母如果强行这么做,就是在和儿童的天性对抗!即便强行扭转了孩子的兴趣,培养的也可能是一个不快乐的人。
所以,父母在为孩子选择活动、报兴趣班的时候,别去问其他家长:你家孩子学了什么,也不用问老师,更不要太功利,非加分的兴趣就不学。
只需仔细观察孩子以上八个方面,他究竟最享受哪种活动、喜欢哪种思考方式。一旦发现,顺水推舟、顺势而为,快乐而高效的素质培养就这么自然地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