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巨著《史记·货殖列传》有记载:“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正是,古有坐贾行商,今有二级市场。
古代,有交通的原因、也有信息不对称的缘故,商人为了赚钱,往往需要爬山涉水。时至今日,得益于信息与科技发展,赚钱效应已不可同日而语。
现在,不管你身处何地,只要有一部手机或者电脑,你就可以在二级市场上操控“千军万马”。那么,正如题目所言,二级市场上的三种钱,是哪三种呢?答案是:固收、贝塔、阿尔法。
如果,把这三种赚钱方法和个人的能力挂钩,那么,投资的人就被贴上了标签,按能力的等级表现就是从平庸到卓越。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三种钱的区别、赚钱的难度,以及未来我们的路在哪里?该何去何从………
一.固收利息:这个很好理解,你存银行的定期、货币基金、长期国债等等,都属于利息收入。这是一种“无风险”的投资,这些投资标的会让你高枕无忧。
但是,投资这些市场,年收益率一般只有1~5%。注意,这只是一个名义收益率,实际收益是:
实际收益=名义利率—通货膨胀。
如果按CPI2~3%的通货膨胀计算,那么,你的实际收益有可能还是负的。这么分析,它更像是一种“无收益”的风险,它会让你坐吃山空。
二.β收入:这是一种市场风险系数,它赚的就是市场平均增长的钱,比如,二级市场上,A股长期的年收益率就是8~12%,它也代表了所有上市企业平均成长的速度。
如果,你做人很安分,对投资收益也没有非分之想。那么,你可以赚这个β,和市场共成长。这方面的标的也不少,比如各类指数:上证指数、沪深300、中证500等都可以。
这里解释一下,为什么上证指数这么多年以来,还是停留在3千多点?其实,这有点像“父债子还”,因为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其中的历史发展原因,这里就不用多说了。
之前,詹姆斯·蒙蒂尔在《价值投资的十项核心原则》一书中,就发现了中国大陆市场巨大的负权重,这表明价值机会在中国市场的严重稀缺。
不过,这些都是历史,正所谓风水轮流转,周期存在于世间万物。大家一定要相信,未来A股,投资收益让你眼前一亮的概率会更大。
当然,想获得贝塔收入也非易如反掌,它最核心的要求就是:你要拥有足够的耐心。
三.α收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种超额收益,比拼的就是能力与智慧,它能让大师功成名就,也能让小白遭受万劫不复之境地。
中东的以色列,因为控制了“圣地”耶路撒冷,从而引来了包括犹太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等圣徒朝圣。而巴菲特却仅凭借高超的阿尔法技能,更是引来了全世界的顶级投资者相聚奥马哈,这就是投资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奥马哈朝圣之旅”。
所以,相对于阿尔法收入,固收和贝塔就显得没有“技术含量”了。也就是说,阿尔法是左右你在投资界,享受万人敬仰江湖地位的重要因素。
α这一块,实际上因为门派太多,导致一直以来三教九流,鱼龙混杂。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那些存活下来的“名门正派”,以免误入歧途,遭受不必要的损失。目前,相对主流、名气大的派别有:
1.价值派:代表人物有格雷厄姆、巴菲特、芒格、彼得林奇、李录、张磊等等。它的核心思想就是分析基本面,找价值被低估的标的,然后建仓,在等价格回归的同时,用时间换增长。
过去的30年,A股也催生了大量的“价值股”。比如茅台、格力、东阿阿胶、伊利、同仁堂、云南白药、片仔癀等等。
目前,价值派在江湖上的地位最高,其徒子徒孙分布、出人头地者可媲美孔子七十二门徒,弟子三千。另外,价值派侧重心法修炼,相当于九阴真经里面的九阳神功,哪天如果能再配上“倚天、屠龙”,那么,定可开辟宇宙洪荒。
顺便提一下,近期格力股价大跌。格力,它可是价值派里面的大白马。现在的表现,到底是人生低谷,一时落难呢?还是已经日薄西山?这里,我试图分析一下它下跌的部分原因:
其一,格力属于传统企业,脱颖而出的传统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迎来规模的制约瓶颈。因为它没有0到1的前景质变,也没有其他扩展业务,所以资本市场给的市盈率目前只有13倍。
其二,前几天,董明珠又搅局资本市场,公布用股东的钱回购格力股票。但是,她回购市场流通股不是为了注销,而是以半价出售给自己和职员。
半价认购的条件是,连续两年获得10%的净利润增长率。可能这个10%的净利润增长,不及投资者的预期,进而引发了市场失望情绪。
那么好了,按彼得林奇的PEG理论,10%的净利润增长率对应着10倍的PE。算一下,今天格力的股价是52.23,TTM市盈率是13.06。
那么,格力的市盈率如果降低到10倍,对应的格力股价是:
10X(52.23÷13.06)=40元。
这是格力预期股价,它叠加了格力的发展瓶颈和董明珠的执意半价卖股因素。这些负面消息,未来会在价格的某个点上达到新的平衡,形成10%的预期。
假如,在半年报或者年报中,格力的净利润增长率高于10%,那么格力的股价马上就会蹭蹭上涨。相反,就会下跌。
综上所述,此次格力的价格波动没有任何意义,核心还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上。如果能突破瓶颈,搭上新业务,那么,就有人生第二波的机会。
2.技术趋势派:代表人物有杰西•利弗莫尔、威廉•欧奈尔等。它的核心就是“追涨杀跌”和“快速止损,缓慢收利”。
如果你想加入这个门派,那么,基本要求是先自我灭绝人性,严守纪律。这个派别,常规的操作方法经常是:资金在标的冲破前期阻力位时进场、在跌破高点8%时离场,用不恋战。
这个派别,也有自己的心法秘籍,那就是出之《葵花宝典》中的辟邪剑谱。欲练神功,必先自宫,林平之为代表人物。
技术派别,侧重趋势与成交量分析,和个股的基本面与价值无关。那么,在你选中建仓标的物后,未来不外乎两种表现——价格上升或下降。
重点是,因为技术派“脱离”了基本面分析,个股有没有长期成长的趋势并不是重点。所以,标的物在价格下跌的情况下(此时价格比较高),可能会一去不复返。
价值派刚好相反,价格越跌越买,其名曰“捡便宜货”,信念上是等待价格回归。
所以,技术派对于个股的下跌,挥刀自宫止损就会成为常态。每次建仓,你都要有亏损的心理准备。从事这个派别的投资者,时刻都需谨小慎微、全神贯注。因为,万一哪天你没有带刀或者走神,就会付出永久性资本损失的代价。
当然,价格上升的情况下,也要时刻准备好刀,因为这种趋势并不可持续。你可以使用缓慢收利,或者跌破短期顾比均线的方法。
这种标的物很多,比如现在的中远海控、三峡能源、有色金属等等。
3.量化派:开山鼻祖当属爱德华·索普和詹姆斯·西蒙斯。应该说,索普开创了投资的量化门派,而西蒙斯则是将这一门派的武功发扬光大的人,堪称“量化投资之神”。
这两位大神,都是来自美国高校里顶级的数学专家。量化量化,肯定以数学计算为基础,靠公式计算来决定操作标的和方向的投资方法。
很多人也管这个叫做黑箱投资。也就是输入信息到相关的秘密公式,然后得到结果,如果要买某某股票,那么就买入,但很可能买入之后没有几秒,又发出了卖出的指令,那么系统就自动卖出,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这种方法,它规避了人性贪婪与恐惧弱点。其实,程序化交易就属于量化交易范畴。目前使用这种交易方式的机构越来越多,因此产生了一个现象:市场指数下跌或者上升到某个点位时(引发机构程序的因素),会突然引爆放量跟进,从而加大了上升或下跌的速度。
所以,我们才提倡不接下跌中的飞刀,因为下跌的结果又是暴跌的原因。
如果你对“量化对冲之父”爱德华·索普感兴趣,可以看看他写的《战胜一切市场的人》一书。他在学校执教期间不务正业,竟然喜欢上了赌博,沉溺研究21点。
在妻子和朋友的支持下,先后打败了21点、轮盘赌、百家乐等赌博项目。被赌场列为黑名单,禁止进入的对象。
离开赌博行业后,鉴于教授低微的报酬,他毅然放弃了舒适崇高的大学教授生涯。进入股市投资市场,从此引领着投资界的权证、期权、可转债和其他衍生品,至此封神。
4.私募派:这是一种高逼格的玩法,据证监会报道:截至2020年底,已登记备案的私募基金有9.68万只,资金规模15.97万亿元。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那么,什么是私募派呢?
首先,是准进入门槛。私募派对于玩家一般有净资产要求,比如家庭收入50万、可投资金额300万等;
其次,资金去向不明。不管是价值派、技术派、量化派,他们都会对投资者公开持仓标的,告诉你他们买了什么。
但是,私募派会借助“私募”的头衔,拒绝告诉你他的持仓。所以,对于资金去向,你无从得知,也不排除拿去建立“庞氏骗局”。他们会告诉你你只管收钱,不要咸吃萝卜淡操心。
再次,是投资不同的市场。价值派、技术派和量化派,他们基本投资了二级市场的个股或债券。私募不一样,他们除了投资非标资产,还投资一级市场、期货市场等。
这些资产在猎取“高收益”的同时,产生的副作用包括:
资产市场流动性差;
杠杆率高,容易被平仓;
做空的同时,获利有限损失无限;
一级市场投资,承受项目失败,全盘皆输。
这里,特别讲一下私募的CTA策略(商品交易顾问)。私募CTA策略是什么?它指的是私募基金同时采用了量化关系、趋势交易为其投资方法。
现在,私募为了提高“高大上”的形象,纷纷声称拥有两派的武功(技术+量化),据统计,国内声称运用CTA策略产品接近2千只。
但是,我们上面讲过,“量化”的含金量是最高的,这些人都是数学专家的级别,他们的“秘方”肯定是保密的。你随便一个私募,也来讲量化?这让人不得不产生怀疑,因为现在你的库存里压根就没有数学专家。
有效果的保密配方,有什么优势?举个栗子:3克一粒的片仔癀,原价590元,现在为什么炒至1000元,还一粒难求?因为,它拥有“一片即退癀”的神奇功效。
相同,云南白药的散、雾剂;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也是借助保密配方的神奇功效,走上了不可撼动的地位。
也就是说,这些百年老店,如果真如他们声称的仅仅使用了“麝香”材料,那么,这个领域早就引来了嗜血的资本。如果私募也都拥有量化秘方,这个门派的护城河就会消失,最后,终将没有门派。
很明显,现在多如牛毛的私募,不可能通晓各种趋势、量化武功。搞来CTA的名头,就为了好融资赚管理费,没错,就是这么简单。
顺便说一下,全球最大的CTA策略,就是1997年成立的元盛资本。
由于篇幅关系,今天已经讲的够多了。最后一个问题,你想好了赚哪种钱没有?
我们可以使用第二层思维,来拓展回答这一个问题:
如果,你买了银行的理财产品,年收益有2~4%。那么,说明银行正在用你的资金赚β市场的钱;
如果,你买了友邦的年金险,这是他们的理财产品,年复利有4%。那么,说明友邦正准备用你的资金,去做阿尔法………。
今天,看了中岛孝志的书《4点起床》,有一句话写的不错“成功人士一旦发现别人的好习惯,就会立刻将这个习惯变成自己的。”
那么,当你看到银行和保险公司在用你的钱去赚钱时,有没有想过让自己来?当然,还有一句话也要引起重视一—“德需配位,德不配位只有徒增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