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09
文化就是用文字自我解脱
——小城散漫表达系列之“文化解脱”
火山
很多年前,记得有一首歌叫做“解脱”,不少人都将其当作饮歌。其实,逐渐年岁大了,也真是人只是活在自己的情绪中。有人活在自己的情怀中吗?我知道的不多,多数都是娱乐嬉闹为主,美名其曰难得糊涂呢。
有些正经八百的,却是坏着有不少另外的心机。不是自己不知道,而是有些理念很早被渗透成功之后,反过来尝试践行,却发现是另外的层次和眼光的问题。有些人看起来很在意自己的情绪,甚至不太愿意聆听自己身体的声音和信号,包括我自己也在挥霍着自己的青春年华。我知道一些东西奠定之后,就是另外的发掘和潜行。至于怎么行,和谁同行,都需要一系列的经历和淡定修行。
文字记录我的观感,同时也记录我对一些事物的看法和角度,当然也可以是作为一种间接的交际手段。文字梳理的世界,可以自困其乐,也可以作为一种个人的解释体系。中医虽然不能被完全承认,但是它有自己的解释体系,并且这样的体系在某些地方允许容纳模糊的。现代的科学体系讲究的是严密,人正在工具化,以科学的标准名义演化着一些互证。有些以前较为前沿的证明,已经成为历史垃圾堆里可用可不用的“经典”。
到处都讲究平和和客观,甚至用成熟或早熟来判断一个人,一个不太成熟的人才有创造力,一个对自己情怀有预知能力的人也更有前瞻力。文化搭建的思维平台不但属于某个人,更属于某些群体自身的信号互证。当一些玩物的流行出现,当一些广场式的公共活动借着商业的交流推动,相信公众已经对一些事情有着自己的认识维度。只是一种喧闹的游戏,最终也是走过场为多;真正的精致来自更多的私交,同时也来自互相比较和攀比。那种没有基础的互比,我们很容易误以为自己就是那种人,甚至是一直乐此不彼。
以往的文化学习记录,以往的努力认知,以往的一些现实经历,总是提醒着我不可尽信,但是做事要留有余地,可以尽心但是不能尽力。留有多少的想象余地,总是让我们可以活在无数的希望中。不过,情怀取向往往可以让我们绕过很多无尽的遇见。
哪些遇见是我们所希望的呢,现实没有唯有自己去尽量创造,一些可以掌握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