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的,我一直轻视癌症,认为它离我太遥远,跟我的家人亲友没有什么联系,其实都是我没有在意放在心上,身边还是有很多远亲甚至是同学的朋友亲友中不乏有癌症患者,生离死别就在我们身边。当我还在感叹忧愁当下我们这“焦虑”的一代之时,我好像总是忽略了简简单单健健康康活着就是一种幸福,“我们要用多大的代价,才能认清活着的意义?”
《此生未完成》于娟的这本书,还是课上老师有感而发向我们推荐的,毕竟同是身为大学教授老师,所体味和感怀的更是切身之切。对于我来说终于有时间能读读专业书籍以外的的书(我本来也偏爱看“闲书”小说文学之类的)。最近一段时间为之后读研的事情忙着参加高校的招生考试,又加上处于期末阶段,各种作业任务考试爆炸,还要广州上海北京来回奔波,连续几天的熬夜复习赶作业,不尽人意的结果,让我感觉真是处于最艰难的一学期,自我感觉压力焦虑爆棚,外在表现头发掉发严重(现在真的是头发只有原来的一半了)。好不容易期末暂告一段落,趁着缓几天的功夫终于是把这本一直惦记着的书看了,全程泪。
于娟是拥有留洋经历和博士学位的复旦大学青年教师,在刚有了孩子不久之后发现是乳腺癌晚期,在与癌症抗争一年又四个月之后离世,她的这本书是她的遗稿是她在与病痛斗争在挣扎活着的过程中,写下来的体悟,是留给同代人的一份遗产。
生不如死九死一生死里逃生死死生生之后,我突然觉得一身轻松。不想去控制大局小局,不想去多管闲事淡事,我不再有对手,不再有敌人,我也不再关心谁比谁强,课题也好,任务也罢,暂且放着。世间的一切,隔岸看花,风淡云轻。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其实这种道理大家都知道,但能否真正理解真正懂真能看开就难了,妈妈向来开导我的时候也是拿这个跟我讲,比之生死,平常中的一切神马都是浮云,但是也不是谁都能经历一番生死而后回头看自己的人生的。我们每个人都一样,绕不开的名利欲,无尽的追求,还是会为生活的艰辛所烦恼,我们似乎总是忘记了感恩“我们活着”,也许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更也要感激“我们能够去奋斗,能够去追求我们所梦想的所希望的未来”。这也是我读于娟的文字之后的最深的感悟,在我还算拥有健康的身体与心理的情况下,好好度过每一天。没有病痛的折磨(虽然可能有时会有些小病小痛,但比之无可挽回的绝症癌症,及时治疗很快康复便是谢天谢地了),没有父母不在的孤凉,再加上点点的努力和好的心态,一切便是多么幸福完美!
“为啥是我得癌症”的非学术报告
于娟分析了四点她得癌症的原因,还是很有警醒意义的,一是饮食习惯,瞎吃八吃,暴饮暴食,嗜荤如命。父亲本就是特级厨师,从小到大的于娟在吃食上肆无忌惮,尝试各种食物食材。二是睡眠习惯,不得不说熬夜几乎是现代人的标配,“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但是每当有任务在做或者沟通联络的人12点还在跟你交代任务事情,那种情况下不想熬夜也没有办法。三是突击作业。按照于娟自己的说法,她是那种自控力不强争强好胜的人,考试作业是突击准备的模式,拼心血拼精力,这些也导致了对身体的损耗。四是环境问题,这也是无奈的现实,大的生活环境大上海的污染。尤其是一些出国待了一段时间再回国的,不同质量的环境的转变,身体的适应状况极易出现问题。
可以肯定地说,乳腺癌病人里性格内向阴郁的太少太少:相反,大多的人都有重控制、重权欲、争强好胜、急躁、外向的性格倾向。而且这些病人都有极为相似的家庭经济背景:她们中很多人都有家庭企业,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厂里,老公像皇帝身边的答应,她们一招称帝,自己说了算。
关于婚姻
于娟的爱情婚姻道路还是很顺畅很幸福的,两个人都是初恋,平平淡淡相互扶持一路前行。关于“夫妻”,就是那么简单,从爱情到亲情。
他说他已经不再是二十二岁了,不再是看到女孩S形曲线就会血脉偾张的年纪,如果一个男人到了三十七岁还去计较女人的胸部到底几两肉,无疑只是用下半身思考的男人。他说他只在乎我活着,让孩子有妈,让他有老婆,哪怕只有聊天讲心事的功能,至少,他知道心放在哪里,每天就会很安心地睡去,夜里抠鼻子,在黑暗里被背对背的我发觉笑骂的感觉也很好。——也许,夫妻就那么简单。
想来好笑,我从来没想过要有个婚姻备用胎,居然有人冲过来做自愿备用,不过他搞错了情况,这次不是我需要备胎,是光头(于娟的丈夫的昵称)需要备胎。如果这哥们是个好姐们,留给光头,还能给土豆(于娟的儿子)副产品一个美国护照该是多么划算的事情啊。
说者的语气幽默轻松,这其中又有多少不舍眷恋,以及希望自己走之后能有人代替我来爱你陪你好好走下去牵挂。我尚未经历婚姻,但这种两个人相依相伴,彼此理解的真情平淡而感人至深。
关于苦力
于娟在挪威留学期间曾打工送报纸,这份经历的感悟同样启人深思,对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人们,体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们,每一个个体都值得被关注关切。
三个月的送报苦力得来一份对现在还是挺重要但是对以后不是那么重要的薪资。因为课程冲突,只好放弃这份工作。回头想来,苦力虽苦,但也不失为一份生活的馈赠。因为,我的那份苦力,辛苦而不心苦。我做苦力的时候,知道自己在生活反串,更是知道自己不会一辈子这样辛苦做苦力。
如果不做苦力,我想我一辈子都不能明白苦力的辛劳,不懂得真正体力劳动者的辛苦与心酸,错失掉理解另一个世界的机会,我可能依旧在上海做所谓的知性都市女,在公车里对汗臭的民工掩鼻,不懂得对送水送奶师傅说“谢谢”,在餐厅催促早已手脚并用不可开交的服务员快点,诸如此类。
最后的最后
有太多的计划要完成,有太多的事情要应付,总是觉得等做好了手头的事情,陪父母也是来得及的。反正人生很长,时间很多。现在想想并不尽然,只有一天天的过,才是一年年,才是一辈子。无头绪的追逐与奔忙,一旦站定思考,发现半辈子已经过去,自己手里的成败并无多少意义,然后转身,才发现陪伴父母亲人的时间已然无多,发现最重要的幸福已然没有幸福享用,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如此。
一切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