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很多家长拿着报考指南研究了很久,追随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报考常识,但为什么在报考时又不知所措,无所适从呢?
其实准备报考分两条主线,一是报考本身的技术操作,比如什么是专业大类,共分多少个批次,什么是线差,如何通过一分段表分析分数,排名,线差,密集度等信息的关系,什么是平行志愿,什么是顺序志愿等等。这些属于大数据范畴,是报考的基础和依据,也是客观存在的。
另一条主线我认为是主观性的,也是通过一家人的行为习惯,三观吻合度,对于未来孩子学习生活进行的一种预测和判断。比如,家长和孩子对于生活地域的适应性,包括南北方生活的认可程度等。也比如通过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对孩子性格品性的了解和掌握,以及兴趣爱好,天赋等方面长期的观察,与孩子形成一个对于未来专业和就业的方向的掌握。
这些主观方面都是长期的积累,也是反映出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关注程度,如果家长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全程参与,对孩子各种能力及潜力有了充分的了解,并且家长对于外部社会发展等方面有个持续不间断的认知和学习,我想不仅是在高三,可能更早就会从专业和职业方面有个大致掌握,并且已经对孩子进行过引导和渗透,甚至是培训学习。
如果有过长期关注,那么报考就不是个问题,大的方向会有确定,就是所谓报考的三要素,城市,学校和专业,无非是将这几要素达到一个平衡,也就是最佳的组合,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其余的就是技术层面的,相对容易的多,只需几本书,几个视频,或者几堂课,安心学习一个上午,基本就能掌握报考的重点和操作。
这样看起来,报考对于一个家庭并不难,它只是个结果,而真正难的是家长长期的时间投入,和对孩子教育的用心程度,这个过程比起结果却是漫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