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8
读李克富老师《人性温暖》这篇文章,让我学到如何用心理学解读人性。如果你认为人性本善,那么你在每天的生活中都会觉得不幸;如果你认为人性本恶,那么你在每天的生活中都会觉得生活充满了小确幸。
为什么?
人性论从古至今都是各大圣贤学者争论不休的话题,人性论是个哲学的论题。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告子说:人性不善不恶。
今天我们不是要和圣贤分辨,只作了解。
回到我们今天的题目:用心理学解读人性,每天遇见小确幸。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如果你认为人性本善,你会在生活中遇到很多恶的情况。比如双胞胎在吃奶的时候,他们还没有经历过社会化,但是都会争着抢着去吃,有时会推开另一个。如果你以为人性本恶,那么在遇到孩子们抢夺东西伤别的小朋友的时候,你会觉得因为人性本恶,这很正常,你内心不会有冲突、评判。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你走在路上被人碰了,如果你的理念是人性本善,那么你会觉得很难受,因为人不应该都是善良的吗,为什么会伤害彼此。内心会生出冲突。反之,如果你的理念是人性本恶,那么在别人碰伤你的时候,你会觉得因为人性本来就是恶的,不足为奇,内心并没有感觉被伤害。
我们在这里不是要辩论人性是恶的还是善的,而是通过心理学的思维,让我们更加幸福。
当你觉得人性是恶的时候,你看待世界的眼睛便发生了变化,每天出现的一点点善意,你都会觉得是礼物,每天都会遇见小确幸。遇到的那些不是小确幸的,你也不会因此而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