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風雨綫 时间/ 2017年3月10日
读杨绛先生的《老王》,也算是有几次机缘。
初次接触,是2015年春,刚站上三尺讲台不久,于是,听师父上课,成了我的工作常态。那天,刚好是这篇散文,九年级下(鄂教版)的内容完全不熟悉,之前也没有读过这篇文章。那堂课下来,虽然师父声情并茂,学生获益匪浅,但是,我因为脱离文本,仅仅只是草草的粗略的过了一遍,加之过多的关注于教学技巧,因此,课后并没有过多的真切的感受!
第二次接触,是2015年秋,在鲁能巴蜀参加跟岗实践研修培训时,一位专家级别的老师,为我们献了一堂《老王》的示范课,借助文本,我匆匆地走马观花般读了读,而今,诸多关于授课的场景已经淡忘,只是“老王”,这个回民,他的所作所为,他最终的结局,以及杨绛先生那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久久不能散去。
第三次接触,是2016年春,我带了九年级的语文课,这篇散文真正出现于眼前,成为我必须思考和面对的课文。秉承着一贯准则,拿到课文,自己大声读了三遍,只是,读完后,只觉得,先生不愧是先生,平实的语言蕴涵了丰厚的意味!于是,禁锢于,如何备课,如何教学,如何讲解清楚,如何制好PPT?任务性太强,在文本的深入上,只能说过于草率,哪怕后面又读了两遍,才进入课堂,那节课,让人依然不满意!因此,曾一度怀疑,我是个假语文老师,假中文系学生,对被众人好评的《老王》,竟然无法感受解出其中精妙!
今日,2017年的春天,2017年的3月10日,我依然是九年级的语文老师,手里依然拿着去年的这本鄂教版教材,依然要去给学生讲《老王》。只是,我的学生们不同了……
课前,读了课文,翻出了去年备课的各类资料,导学案、教学过程勾勒以及PPT,而后,参阅了书里圈点勾画批注的笔记以及教师教学用书,理了理思路。其实,胸中无丘壑,去年的诸多情形依然在目,要如何打破再重构,要如何浸润进学生心里?说实话,我不知道,我也并没有想清楚……
可我还是去了,站在讲台上,突然明晰起来,我们46个人,一起走进文本,读文、勾画、批注,我用语言创设营造具体可感的情境,两节课中,我的声音有高低有起伏,但被文本情绪带动中都很轻,可是,学生出奇的静,看着他们因文字,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发出叹息,时而不由自主感叹起来,时而蹦出让人欣喜的词汇,我想,那一刻,因文字,我们是共鸣共通的。
读着,说着,读到送冰块、病后托人送冰块,读到送钱钟书先生上医院,读到贴心的哑着声音问“你还有没有钱”,从这些琐琐屑屑的事情中,读出了一股特别浓特别浓的温情来,老王,不幸的一生,能做出如此温暖的事儿,定是个良善之人,定是个热爱生活之人吧!
读着,说着,读到临终前一天老王送香油、送鸡蛋的场面,仿佛直僵僵的老王就在眼前,面如死灰,两眼结着一层翳,骷髅般披着一层枯黄的干皮;说到老王简洁的语言“嗯”“我不吃”“我不是要钱”,饱含无限悲凉;看到老王难以推辞接过钱,没来得及坐一坐,没喝一口茶,便直着脚离开,不禁悲由心生……
老王,临终前,他想的,或许,只是,拜别朋友和恩人;他要的,或许,只是朋友般的关怀和温情;他渴求的,或许,只是短暂的陪伴和说话……只是,他没有,什么都没有得到!
如果,老王有一个关系对等的朋友,真正走进他,关注他,了解他,或许,他的不幸便会幸运很多!
正如,杨绛先生在文中所说“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有杨绛先生如此,老王的不幸也会减少吧!
课程结束时,学生埋头朗读课文,下课铃声响后,我静静站在讲台上,没有打断他们,走进文本,才能走进老王,才能走进杨绛先生……
课后,又翻了翻《老王》,情绪繁复,有悲凉、有温情、有温情后的悲鸣、有幸运、有不幸,各种交织、旋转,不可断绝,出去走了走,回来,又拿出课本,大声读了两遍,此时,竟慢慢平息……
下节课,再陪着学生们,再读读《老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