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的《报任安书》里说:人们常常畏惧死而渴望生,可有时候活着需要莫大的勇气,死亡反而简单易行,选择困窘地活着时为了做更重要的事情。所以“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死亡是为了结束痛苦,活着才是一种更为伟大的坚守。
我总觉得阅读的过程是奇妙的,无论是文学史、小说、戏剧还是影视剧,置身其中方能体味到人物的心境和感情,进而生发出无限的趣味性。譬如一心二用地阅读时总是会觉得作品、影视节奏缓慢、寥寥无味,可当我们把自己代入其中是,便会觉得我仿佛可以理解这个人物,可以理解他的一言一行,可以理解行为背后更深层的原因;我们可以因人物的悲欢或喜悦或落泪,在人物深处危险之中时会不由自主地替他感到紧张……
我个人十分享受这样的过程,或许我是个体验派。在抽丝剥茧中忘却身处的现实环境,从人物的表面慢慢剖析直至内心,与其达到某一点的契合。当我们抽离出来的时候,会生发无穷感慨,会怀疑、会思考,会亲自寻找答案。
所以我经常会因为读的文章、看的电影、追的剧而产生许许多多稀奇古怪的问题。比如“如果相同的经历发生在我身上我会怎么办?”以及“如果我是他(她)我会如何抉择?”有时候我自己会给出一个答案,有时候我会因生活经验不足以及人生的不完满和缺憾而难以释怀。
其实我是很想有一个人可以接受我的胡思乱想。我希望朋友之间不只可以聊娱乐八卦、网络游戏和你侬我侬。更多时候,我们能因彼此价值观上不同的闪光点相互吸引,我们能因对书中某些角色的认识分歧而进行探讨。你来我往,火花交错,想必也十分酣畅淋漓。
我们都不必吝啬表达自己。
就如兰亭雅集,曲水流觞,或是民国文人的文化沙龙,给予思维一点点碰撞的机会。然而旧时代毕竟过去了,有些东西还活着,一半成了历史的余晖。这无可厚非,但悲哀。
知乎上说如果没有高质量的社交不如学会独处,那并非孤独,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更自在的生活方式。不过我可能做不到那么佛系,大约是对生活模式和惊喜始终还抱有很大期待吧。
絮絮说了这么多,最中心的意思是“我们都不必吝啬表达自己”。以前我认为自己的种种心情只有自己知晓便好,不必满世界地大肆宣扬,一半是因为别人未必当真乐意听,一半是因为自己的想法并没有那么重要,我想我们都需要学会自己内化掉一些情绪,而不是把自己的负能量加诸到他人身上。自然,这种观点到现在也并没有改变,只是我意识到,大多数时候我们必须寻找一个出口来释放自己,不必积压于胸中。若是找不到合适的人来解颐,那么文字也不失为一种方式。或者可以说是一种更好的方式。
庆幸我还有对文字的热爱。庆幸我更喜欢那个清醒自知的自己。
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