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工作4小时,神奇的理念。
书不可以全信,作者的阐述,很多时候从自身的经验出发,我们没必要完全去信服书中的内容。
但我们相信这个世界有些人做出一些不一样的事情,让我们耳目一新。
如果深度挖掘一下,这些人都秉承了一些基本理念:不妄动。
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我太忙了”。是的,现代人都很忙,每天忙忙碌碌,行色匆匆,疲于奔命。(如果受雇于一个单位,作息时间有规定,这是需要的。)
但是,一天结束之后,好多人却感叹“每天忙忙碌碌,却不知道忙些什么”。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自己却感觉不到成长和收获。(现实生活中,很少人会把每天的工作做量化分解,和长期目标相连接,从而失去每天生活的意义感。)
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总是感觉事情太多,时间太少,自己又太忙。没时间参加聚会,没时间读书,没时间锻炼身体,没时间陪家人……另一方面,工作中我们又很容易陷身琐事之中,忙着打电话、忙着收发邮件、忙着写文档等等。(欲望与现实的冲突。)
大多数事情看上去并没有多大的差别。显得忙碌只是懒惰的一种形式:懒于思考和未经选择地去行动。 处处节省,把一切留到最后却发现最好的人生已逝的“延期生活者”。
自由的增效器:生活中你所控制的“W”的数目决定着你手头金钱实际的价值的增长:做什么(What),什么时候(When),在哪里(Where),和谁(Who)一起做。
拥有选择机会,具备选择的能力,才是真正的力量。
利用强项的倍增效应,而不是持续改进弱项,后者最多也不过是达到中等水平。集中精力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而不是总去对弱项修修补补。
如何在四周内成为顶尖专家?(慎读,有点忽悠/小聪明的味道)
1、加入两到三个响亮的商业组织头衔。
2、阅读自己关注主题的3本最畅销书,每本书总结一页纸。
3、通过张贴海报宣传,在附近的知名大学里进行一次1~3小时的免费讲座。然后再位于同一区域的两家著名大公司的分公司也举行同样的讲座。告诉对方自己在某某大学或者某某学院也做过类似的讲座,只是为了在学术之外增加自己的演讲经历,并不是销售任何产品或者服务。从会场的两个不同角度录制下讲座以备将来制作成CD/DVD产品。
4、可选步骤。给自己关注主题的相关商业杂志投一两篇稿子,引用步骤1和3里你完成的事例证明你的信用度。如果遭到对方拒绝,就主动要求采访一位知名专家并采写一篇报道——你的名字仍然会出现在作者一栏中。
5、加入美通公司的ProfNet服务。这是一个帮助新闻记者引用专业发言人的观点、丰富新闻故事内容的网络服务。成为公共人物很简单,只要你停止叫嚷开始倾听。通过步骤1、3和4证明自己的信用度,网上查询以回复记者的疑问。如果做得恰到好处,你就会出现在各种媒体上面,从地方小报到《纽约时报》和ABC新闻。
如何过上精简的生活呢?重点在时间管理和精力分配。
人生最大的交易,是和时间的交易(DEAL)。
D for definition.重新定义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未来实现“迷你退休”,完全的休息不是实现的目标)
E for elimination.精简,通过高效的产出,让每一分钟都有成长。
A for automaiton.自动,通过打造生态系统,让收入自动产生。
L for liberation.解放。无论你是老板还是员工,解放自己,实现时间自由、财务自由、心灵自由。
1、不重要的事做的再好,也不会变得重要。
2、耗时的事情,并不等于重要的事情。
对于可以不用多的精力完成的事情,过多的投入就是愚蠢的。你不应该每天都想着要做更多,或者让每一秒都充满工作的烦恼。你需要做的是分清主次先后,进入精简的世界。
《每周工作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