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大早,去食堂吃早餐,进门便听着一声声急促的钢琴声,音色尖锐,音调甚高。买好早餐,本想安静的享用,未料想,这钢琴声愈发急促,听着不免使人心生急躁、焦烦。而远远望去,那弹琴人却自顾自的沉浸在琴声当中,丝毫未察觉食堂其他人的感受。
由此想到,这弹琴和教育工作也几分相似,倘若不顾受众的心理需求和接受程度,而自顾自的认为这就是受众能接受的并想要的,那必然会落入思维的茧房,外面的进不来,里面的传不出去,最后造成鸡同鸭讲的局面。那么发现受众需求和把握信息传递规律就显得尤为重要。
03。
有意思的是,弹琴人能让我们从琴声中感受到急躁、焦虑等这样的情绪,我不懂钢琴曲,兴许这就是这首曲子要传递给人的感觉,若真如此,这还真算得上一次成功的演奏。
04。
在我们的固有思维中,钢琴曲是舒缓、轻柔、令人赏心悦耳的,当听到和我们原有认知大相径庭的钢琴曲时,不免会存在认知和感觉上的不适应,并表征在我们的情绪上。若我们改变认知,坦然地接受这也是钢琴曲的一种,那这种不良情绪便会逐渐降低。而后也却是如此,在听过一阵,经历过一段适应期后,那种不舒适感也没那么强烈了。这么想来,丰富自己的认知,打破固有的思维,突破偏见有时不失为“降噪”的好方法。
05。
愉悦感=外界刺激/预期度*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