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孔子说:“花言巧语就败坏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感悟】
朱子《集注》:“巧言,变乱是非,听之使人丧其所守。小不忍,如妇人之仁、匹夫之勇皆是。”
南怀瑾《论语别裁》:“我们对“小不忍,则乱大谋”作了这两种解释,姑且可以这样分开来运用:处事的时候,“忍”字可作“决断”用;对人的时候,“忍”应该作“忍耐”、“包容”的意思来用。”
前一句是说,巧言的人没有仁爱之心,不仅不能巩固道德,而且还会败坏道德。类似的话孔子反复强调,足见其重要。 后一句,说的是小忍与大谋的关系。
一、“忍”的智慧
生活中常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是“忍”?还是做“亡命徒”?我们先来看一看先民们是怎样组合“忍”字的。
“忍”是一个会意兼形声字。“心”字上面一把“刀”,那说明人在忍的时候心如刀绞,其痛可知,其苦可鉴。忍对人是一种严峻的考验,能做到大忍的人才是非凡之人。 “忍”的本义是在困苦的情况下,耐着性子支撑着。
“忍字头上一把刀,不忍分明把祸招”。遇到不顺心的事,“忍”是非常必要的,但要看怎样“忍”。
“忍辱偷生”是不能提倡的,这时的“忍”真就像一把刀扎在心头上,使你长期处于痛苦之中,“忍受坏事就是残”,可能还会纵容对方品行进一步恶化,变本加厉地欺负你。忍气吞声的结局,或是在“忍”中渐渐地麻木或死去,或是忍无可忍而爆发,硬着心肠做,这种亡命徒的爆发有时导致的结局是非常悲惨的、残忍的。有一些杀人犯,就是由于心头上有一把刀,而成了亡命徒。
“忍”不是不作为,而是处事临危不惧、避其锐气、迂回化解,避免正面冲突,减少不必要的消耗和损失,用柔化、分化等办法最终彻底解决冲突。
中国有句谚语是“忍小愤就大谋”,这就需要人们有一种自制力和化解矛盾的能力。自制力是适应社会、发展自我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是为了“信念”而宽容、而坚韧顽强。
二、遇事能忍祸自消
“心字头上一把刀,遇事能忍祸自消”。我们大家都知道韩信胯下受辱的故事。韩信在年轻时就立下“将军志”,但因他出身贫寒,没有人推荐他做官,自己又不愿种田,学做生意又以亏本告终,因此常常是寄人篱下,甚至乞讨为生。有一天他身配长剑来到一个集市,突然有一群青年拦阻了他的去路,其中一人对韩信说:“我看你长得人高马大,还佩带长剑,好像是个英雄好汉,其实你只是一个胆小鬼而已。”众人听了哈哈大笑,那人更加来劲了,缠住韩信不让他走,还坚持说:“你相信不相信我说的话?不相信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能杀了谁,如果你胆小不想和我比武又不想死,就从我裤档下爬过去。”
韩信注视着那人,心想,我要杀了他,简直易如反掌,但是杀这样一个无赖,不但不能证明我的才能,反而有损我的清白,而且一旦杀了他,他的同伙肯定要缠住我不放,万一再被官府抓起来,这一辈子就完了,我不能和他一般见识,和他斗这口气。想到这里,就伏下身从那人裤档下爬过去了。集市上的人都哄堂大笑,以为韩信真的是因为胆怯才爬过去的。韩信受不得胯下之辱,哪能拜将封侯?
古代成大事业者,都具有能伸能屈,忍一时之辱的修养! 周文王忍商纣之辱,在忍辱时潜心做《周易》,为武王灭商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唐高祖李渊面对残暴多疑的隋炀帝,深知迟早为隋炀帝所不容,但过早起事又力量不足,只好隐忍等待。于是,故意败坏自己的名声,整天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而且大肆张扬,使隋炀帝听到这些,果然放松了对他的警惕。这样,才有后来的太原起兵和大唐帝国的建立。
三、智者是一个苏醒的过程
历史上因“小不忍而乱大谋”的悲惨结局也比比皆是。【15.23】中谈到的孔融遭“弃市”的结局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忍得一时之气,免却百日之忧”。“忍”就是要忍匹夫之勇,以免莽撞闯祸而败坏大事。试想,《荀子·儒效》说:“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情性,然后能修。”老百姓所说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忍”是一种修养,一种豁达,“忍耐是集聚起来的毅力”。如果理解不好,会产生负面作用,对人的身体是有害的。因此,“忍”还包含有 智慧的因素,有些人故意寻事激怒人,怎样“化解”就考验着你的智慧。那么,怎样“忍”呢?隐忍有限度,当应与图谋的大小成正比。对于那些有志于修养大丈夫人格的人来说,此句话是至关重要的。有志向、有理想的人,不会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更不应在小事上纠缠不清,而应有开阔的胸襟,远大的抱负,只有如此,才能成就大事,达到自己的目标。
智者是一个苏醒的过程,尤其是那些性格刚毅傲慢,好轻慢人者,读了本章应有所清醒,心中怒火往外起的时候,要先考虑是否有后患。
学习《论语》可以修心养性!会让生命在百转千回中多一份厚重与福气,我已经在“简书”发表了百余篇感悟,如果想系统地看,请在“简书”搜索引擎搜“教育参悟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