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读书笔记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些现象:就是在有些父母离婚的家庭中,他们的孩子长大后,也会步入父母的后尘,要么婚姻不幸福要么离婚;有些父母常常打孩子,孩子长大后,也会用身体虐待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而且,这样的循环还会一代一代地延续,成为很多家庭无法终结的噩梦。

我们不禁要反思,这样的恶性循环是怎么产生的?我们该如何避免这样的伤害再次发生?


《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

《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中指导我们,了解有毒父母毒害我们的模式,要清楚这些毒害行为产生的原因。勇敢的面对有毒父母带给我们的伤害,直面伤痛,去解决家庭问题。我们看到有些人已经从痛苦的经历中走出来,与过去告别,开始面对新的生活。

苏珊·福沃德是国际知名的心理治疗师,在美国加州开设有私人性虐诊疗中心,从而有机会接触到很多有毒父母的受害者。通过与这些受害者深度谈话,她深深的感受到有毒家庭子女的痛苦,她知道这些孩子想摆脱父母的伤害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

为了帮助所有经历过有毒家庭伤害的人,她与编剧兼制片人克雷格·巴克一起探讨人类行为问题,共同探寻家庭问题存在背后的真相,进而创作出了《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这本书里的真实案例,让人不禁对照自己,反省自己,警醒着每一个人。


第一部分:有毒父母是怎样的?

 

对于任何一个孩子而言,父母都是第一任老师,起着极大的言传身教的作用。好父母会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而有毒父母的言行却会给孩子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伤害。那么什么样的父母是有毒父母呢?


第一,是以帮助借口伤害子女的父母。这样的父母有两种,一种是父母抓住孩子的错误不放,另外一种是把操控伪装成帮助和关心孩子。


抓住孩子错误不放的父母,会经常贬低、打击孩子,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在内心建立起“否认”心理防御方式。孩子会借助虚假的现实,缩小或否定痛苦生活经历产生的影响,甚至能令人忘记父母带来的伤害,继续把他们当做偶像顶礼膜拜。


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桑迪因为十五岁堕过胎,她的父母就一直揪住这件事情不放,抨击桑迪的过错,说桑迪“是个坏孩子,勾引男孩子”。结婚后,桑迪想要孩子,一直没有怀孕,怀孕失败她对丈夫很不满。实际上她的丈夫很爱她也真心理解她,但是桑迪感到与丈夫的关系有些力不从心,因为她的父母认为桑迪无法怀孕是那次堕胎引起的。桑迪的内心充满了痛苦,她想忘记这件事但是父母不断的旧事重提,桑迪想反驳父母但内心感到内疚,认为父母是为了帮助她。


桑迪执着得为父母开脱责任,拼命地说服自己,一切都是自己的错,自己完全是咎由自取。虽然桑迪很痛苦,可桑迪的父母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如何在感情上虐待桑迪。他们抓住孩子的错误不放,让孩子坠入痛苦的深渊。


除了桑迪这样的父母,还有一种是把操控伪装成帮助和关心孩子的父母。他们会制造让孩子“需要”他们的状况,做的是孩子不需要的帮助,实际上是为了操控孩子。


李在乡村俱乐部当网球教练,职业生涯一帆风顺。工作后李一直单独居住,生活很独立。可是母亲把她当小孩子看待,认为李不能独立生活,没事找事帮助李。有时李回家看到母亲“帮助”打扫屋子、整理衣服、挪动家具。李对母亲说:“以后这些事不用你做”,她母亲会擦着眼泪说:“妈妈给心爱的女儿做这些,有错吗?”李感受到母亲在摧残她的独立意识,让自己变得没有自信和无能。


以操控为目的帮助孩子的父母,因为害怕不被孩子需要,在孩子能够照顾自己生活的状态下,对孩子进行过度管控。孩子得不到父母的鼓励,不能勇于独立面对生活、去尝试、去探索,会逐渐变得焦虑和胆怯。而父母在帮助的名义下,成为孩子生活的主宰。


以上这两种以帮助借口伤害孩子的父母,有对生活的不满和遭到遗弃的恐惧。他们没有孩子想的那么无私和神圣,只有将他们拉下神坛,实事求是地看待他们,才能在与他们的关系中平衡力量,终止错误继续发生。


第二,是把自己需求看得最重要的父母。这样的父母,在孩子小时候过多地把责任和压力给孩子,剥夺孩子的童年,让孩子满足自己的需求。孩子很小成为“小大人”,不能和小朋友一起玩,还要面对生活带来的忧虑。因为孩子的需求得不到父母回应,就关闭了情感之门,长大后不会与异性情感交流。


书中提到的莱斯,就有这样的经历,小时候因为父亲每天回家很晚,父亲要求莱斯照顾他生病的母亲和年幼的弟弟,不仅照顾母亲还要逗她开心。莱斯毕竟年龄小,无法发挥大人的作用,他常感到力不从心,认为自己做得不好感到愧疚。


莱斯结婚后,妻子厌倦莱斯只会工作不解风情,活的像个机器人一样,离开了他。莱斯新交的女友也因为他不会讨人欢心而选择分手。被剥夺的童年让长大的莱斯找不到生活的乐趣,童年的欢乐、一起玩的小伙伴和成长的乐趣,是一片空白的回忆,莱斯只能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价值。


莱斯受困于这样的恶性循环:从一开始承担所有的责任,到感觉力不从心以及无法胜任产生的负罪感,最后不得不加倍努力承担责任。这个耗尽心力的恶性循环让他感到与日俱增的失败感。在父母的驱使下,莱斯很早明白自己的品行好坏是由对家人付出多少衡量的。他的父母向莱斯传递的是:“你的感受无关紧要,只有我自己最重要”。


像这样的父母,不承担责任,没有给孩子树立积极的榜样,导致孩子的情感发展不健康。而受伤的孩子,只有清楚了自己是受错误逼迫过早成长起来的,才能认识到有毒父母消耗了自己的精力。只有正视自己的情感需求,更爱自己,才能对自己负起责任。


第三,是虐待子女的父母。虐待子女的父母有三种,言语虐待、身体虐待和性虐待自己的孩子。


言语虐待就是父母经常说对孩子外表、智力、能力或作为人的价值贬损的话。有两种虐待方式:一种是父母直接、公开用语言贬损孩子。另外一种是通过取笑、挖苦、取侮辱的绰号等对孩子发起攻击。


书中提到的维基经历过这样的事,在维基十二岁的一次演出后,她母亲对维基说:“你跳得像一只河马,面对现实吧,毕竟你什么事都做不好,不是吗?”这句话一直影响着维基,在维基长大后,不论做什么维基都无法确认自己的对与错。


言语伤害孩子让孩子觉得无能,年龄小的孩子,无法识别哪些言语是对的,会相信并全盘接受父母对自己的评价。被伤害的孩子,性格变得敏感,总提防着有人羞辱自己,对别人缺乏信任。


这些露骨的侮辱性烙印、父母的负面评价深深印在孩子的潜意识中,让他们从小感到自卑,损害了自己成为一个可爱、有价值、有能力的人对自我的认知。言语虐待让孩子永远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有些人一直过着失败的生活。


言语虐待长期损害孩子自我成长意识,而身体虐待长期损害孩子获得信任感和安全感的意识。


身体虐待是指父母有负面情绪的发泄,对孩子动粗,打孩子实施暴力。比如用皮鞭抽孩子,打孩子的脸等。经常挨父母打的孩子缺乏对自己情绪的控制力,有自我厌恶心理,而情感上的虐待还会延续到下一代。


受到身体虐待的孩子很难获得信任感和安全感,他们从小在强烈的恐惧中度过,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遭到毒打,童年充满了焦虑、紧张和痛苦。


经常挨打的孩子会认为,受到父母身体虐待有两个原因:首先,他是个坏孩子;其次,他是坏孩子所以挨打。被身体虐待的孩子会有自我厌恶感。他的生活是破裂的、缺乏自信的、对现实无力和恐惧的,心中还有无名的怒火。


这些不良情绪让他们设想不好的事情随时发生,有强大的戒备心理,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不愿意与人靠近,被自己武装的铠甲深深束缚。


身体虐待引起孩子的愤怒情绪、复仇心理及自我仇视异常强烈,而性虐待对孩子来说更为严重。


性虐待是唤起侵害者性行为,与儿童的口部、胸部、生殖器、肛门或其他身体部位的身体接触。这对于孩子来说是最残酷、最难以令人启齿的经历。


性虐待不一定是直系亲属,也有可能是与家庭有关系的人,比如继父母或姻亲等。受害者从小明白这种乱伦关系必须要保密,他们深知这种行为的禁忌和耻辱。


受害者在需要保护的年龄被侵害,而侵害者是他们的保护者,现实摧毁了受害者童年最宝贵的纯真。这段关系会导致受害者出现自责、抑郁,破坏性行为,性障碍、自杀倾向和滥用药物。


很多乱伦受害者不愿意面对真正的问题和遭受的痛苦。他们会沉迷于酒精和毒品,来麻醉他们的失落感和空虚感。


综上所述,被言语虐待、身体虐待或是性虐待的孩子,他们的心理状态、身体状况,以及生活情况和人际关系都受到破坏性影响。很多受害者因为身体和心理不健康,需要经过长时间治疗才能恢复自己的尊严和力量。


有毒父母组合了不健康的家庭,有的父亲施虐,母亲是参与者或是一个旁观者。他们不愿意面对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们否认家庭问题存在,拒绝面对现实,用有毒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让孩子痛苦一生。


第二部分:为何家会伤人?


家是给予爱并幸福生活的地方。可是,现实生活并不都是想象的那么美好,据纽约儿童服务管理局报道,2019年3月到5月,虐待儿童事件不断攀升,有一户人家的11岁孩子和4岁孩子很害怕他们的母亲,母亲只要从酒醉中醒来,就会指责他们偷食物并打他们。这些受虐和被冷落的儿童,代表着各自家庭的不幸。那么,为何家会伤人?


首先,错误观念滋生有毒父母。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观念体系,有些家庭重男轻女,有些家庭尊重孩子的感

受,不同的观念形成家庭成员不同态度、对事情的判断和理解方式。观念就像一股暗流,影响家庭成员每个人的行为模式。


成熟有爱心的父母关爱家庭每一位成员,他们给孩子构建健康的心理基础。他们认为:孩子有些叛逆是他的成长经历,不过于紧张和打压孩子;爱护孩子要正向引导,不伤害孩子;给孩子空间让他勇于尝试不怕犯错,孩子有错误及时纠正。


而有毒父母以利己之心引导孩子,他们认为:父母做什么都是对的,孩子无论怎样都得尊敬父母;孩子不允许违背父母的意愿,父母说什么孩子都得言听计从;孩子不能过于调皮,调皮会遭到父母的呵斥,必须安安静静地呆着。


这些错误的观念是有毒父母滋生的土壤,有毒父母排斥与自己不同的观念,他们维护自己错误的认识,在孩子世界观没有形成、无法分辨是非的时候,用颠倒、扭曲现实的观念影响孩子,孩子带着错误观念步入成年生活。


错误观念包括说出口的和未说出口的,说出口的观念用一种直接表达的方式,例如:父母会说:“你应该、应当、理应怎样”,把自己的观念植入到孩子的头脑中。


还有一种未说出口的观念,我们常常意识不到,例如:孩子无条件为父母奉献一切、女人是二等公民等。这些错误的隐形观念统治了家庭,给孩子带来了无法磨灭的影响。


书中提到,母亲跟迈克说:“做儿女的,应该接受和承认父母给的一切,无论父母怎样对你,都应该顺从他们。”迈克母亲把这种错误的观念灌输给儿子,让迈克以为自己存在的意义就是取悦父母,引导迈克无条件顺从父母,忽略妻子的感受,差点毁了迈克的婚姻。


迈克意识到父母灌输给他的观念,影响了他自己的生活,开始质疑并否定这些观念。


在迈克反抗父母观念的经历中,一次是迈克搬离父母家时,母亲威胁心脏病复发,迈克坚持选择离开父母自己生活。第二次是迈克参加父母结婚周年纪念日,没有依从父母的要求留下来陪父母几天,第二天选择回家照顾生病的妻子,迈克都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在迈克意识到父母的观念在毁坏他的生活后,他对与父母的关系有了重新的认识。


面对孩子自我意识的觉醒,有毒父母还会采取一些策略,企图重新控制和影响孩子。由此可见,消极的、隐性的观念统治着有毒家庭体系,给身处其中的下一代带来毁灭性的影响。


其次,盲目顺从助长有毒父母。


在家庭中,孩子对父母立下的规矩盲目顺从,造就了有毒父母变本加厉。这些规矩来自父母的观念,是日积月累形成的。它是制约孩子行为的条条框框,告诉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例如:有信仰的人必须跟同教派信仰的人结婚。这样的观念会产生以下规矩:不能和异教徒约会;只能和同教派男生约会;如果你朋友和异教徒约会,你应该制止她。


观念产生的规矩,分为说出口和未说出口的,说出口的规矩是经常说的一些规矩,例如:圣诞节不许在外面过、不允许和父母顶嘴等。未说出口的规矩就像有一根线控制在有毒父母的手中,他们在幕后操纵着自己的孩子。例如:不可以比你爸爸更优秀、不可以比你妈妈更快乐、父母是第一位的。


家庭规矩一旦建立,孩子就要遵从,如果不这样做就等于背叛了家庭。如果家庭规矩是合理的,孩子就能在健康的环境发展。如果规矩是不合理的,这些规矩扭曲了家庭成员的意识形态,盲目的顺从,只能给孩子带来毁灭性伤害。


书中提到这样一件事,朱蒂在她十岁那年成为了她父亲的酒友,她后来参加了治疗,在治疗下,不断增加的自主意识让它重新审视自己的家庭观念。她发现父亲从小给她建立的让她服从的规矩是:不要说实话、不要长大离开爸爸、不要拥有健康的情感关系。这些规矩深深的影响着朱蒂,以至于为了不抵抗父亲建立的家庭规矩,她一度中断了治疗,她的这种行为似乎在说:“我想要健康,但我更要服从我爸爸!”


有毒父母建立的家庭规矩,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甚至父母去世后他们的思想仍然控制着孩子。脱离盲目顺从行为模式,要认清我们潜意识里被扭曲、毁坏我们的规矩,识别出来彻底抛开,从而进行自主选择。


最后,错误做法形成有毒父母。


在正常的家庭里,面对生活的问题,父母会交流想法交换意见,探寻多种途径想办法解决问题。


有毒家庭中的父母,则会逃避问题,宣泄烦恼,不会考虑他们的行为给孩子造成什么影响。通常他们会有以下做法:


否认事实扭曲事实,不敢面对问题,比如:将一个家庭施暴者说成秩序维护者。


父母因为自己承受的压力和不快,把责任推给孩子。


当孩子有重重问题,进行康复治疗时,看到孩子渐渐康复,有毒父母会对孩子的康复进行阻挠。


有毒家庭体系中,父母互相对立,孩子被迫要在父母中选择,是站在父亲这一边还是母亲这一边。父母双方都会向孩子发泄心中的不快,向孩子倒垃圾。


有毒父母将家庭变成一个保守秘密的俱乐部,孩子挨打还要跟老师撒谎自己是从楼梯上摔下来的。


以上这些错误做法让有毒家庭体系成立,把有毒父母的错误观念变成现实。可悲的是,有毒父母甚至都不知道他们的观念和行为是错的,他们也是中毒者。


有毒父母通过错误的语言、观念和行为把毒传给了下一代,了解有毒父母形成的原因,才能了解我们会受到哪些影响,最终了解我们自身的行为。我们只有认清并理解家庭中存在的问题,改变我们自身的行为,才能改变生活。


第三部分:如何直面家庭带来的伤害?

 

有毒父母伤害孩子的行为,之所以还能继续,是因为很多人选择逃避现实,没有正视问题解决问题。那么,我们如何直面家庭带来的伤害,以及对我们未来的影响?


首先,释放内心的悲痛和愤怒,让自己好起来。面对有毒父母伤害自己的遭遇,发泄出愤怒情绪。让自己压抑已久的委屈、怨恨和渴望父母爱自己的事实,得到内心的释放。


你可以大哭一场或在没人的地方痛骂你的父母。不要装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心里满怀委屈而选择原谅。只有父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征求你的原谅,这种原谅才有意义。


通过发泄愤怒来修复父母曾带给我们的创伤,只有释放了内心的悲痛后,不再压抑自己,你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和真正的解放。


其次,卸掉不属于你的责任,不再自我惩罚。面对父母带来的伤害,如果你不能分清主要责任方,你会把责任重担背负一辈子,你会责怪自己,内心充满耻辱和自我憎恶,你会一直惩罚自己。你必须卸下不属于你承担的责任,把责任归还给该负责任的人。


就像书中提到的莱斯,在成年后,他无法与女性沟通、交流感情,与他年幼时背负着内疚、责任有紧密关系。造成这些后果的原因:他从八岁开始,承担起照顾精神病母亲和年幼的弟弟,过早的承担本不属于他的责任,他全部身心用来照顾家人而忽略了自己情感的需求。


卸掉不属于你的责任,让内心获得真正的解放。你需要找一个安静的私人空间,在一个静谧的地点和你内心的那个孩子对话,对着你的童年照片说:“你不需要为……负责”。


把你的痛苦经历写下来,比如:他们过早让你承担家庭责任、他们侮辱你、他们殴打你等,然后认清真正的责任是你的父母,把写下来的这些痛苦经历改为:“我的父母应该为他们过早让我承担家庭责任负责、我的父母应该为他们侮辱我负责、我的父母应该为他们殴打我负责”等。


刚开始读你写的这些话,你会理解事情就像你写的那样,父母应该为他们的行为负责。可是内心的小孩还在背负着内疚,你把写下的话,大声念几遍,重复练习。在你心中不断加深印象:“你没有错,不该你负责任”。用新的信念取代旧信念,不再内心背负属于父母的责任,不再自我惩罚。


然后,与父母对峙,克服面对父母的恐惧。与父母对峙就是正视痛苦的过去和艰难的现在,勇敢的面对你的父母。你可以与父母谈一谈你小时候经历的那些事,告诉父母,他们带给你哪些困境、不幸和伤害。如果他们不停止这些行为还会继续伤害你。


与父母对峙的目的,是让自己从过去的恐惧、焦虑和痛苦中解脱出来,面对你一直不敢面对的人。如果你不去面对你的父母,解决你们之间的问题,你就会把这种痛苦转移到其他人身上,继续延续这种痛苦。


与父母对峙通过给父母写信或面谈。写信能够让你没有压力的把对父母想说的话表达出来,避免直面父母发生冲突。


给父母分开写信,第一封信写给对你伤害更大的一方,第二封信写给相对温和的一方。写信以“我想对你说些以前从未说过的话”作为开场白,信的内容涵盖以下这几方面:这就是你曾经对我做的、这就是我当时的感受、它就是这样影响了我、这就是我现在对你的要求。


写信要能够表达真实情感和体验,把自己想说的话跟父母说出来,让父母了解到你的真实感受。


还有一种方式是面谈。面谈可以让你的心理治疗师陪同,他会起到保护你的作用,地点选择在心理治疗师办公室。或者你独自面对你的父母,找自己熟悉安全的地方,把父母约到自己家里面谈。如果你去另外一个城市,就把父母约到你宾馆的房间里。


如果你面对父母很紧张,可以事先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来,当面念给他们听。在对峙的过程中,父母表现出愤怒,尽量在反击的过程中不要激怒你的父母。


不论对峙发生了什么,也许你的父母根本没有让你把话说完或是愤然而去,你都做到了自己想做的事,你勇敢的揭开了你们生活的真相,从此以后,你都不会再畏惧你的父母,以全新的面貌面对你的父母,不再受制于他们。


最后,打破有毒父母的循环。承诺是打破有毒父母循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不延续你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你要更加关爱自己的孩子。


书中提到,梅勒妮勇敢地对家中打、骂孩子的格局进行反抗,她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限制自己对孩子进行情感虐待,为防止有毒家庭模式延续到下一代,她迈出了一大步,正打破有毒父母的循环。


梅勒妮意识到,不能因为从小自己没有得到父母的关爱,而剥夺自己的孩子得到爱的权利。她以前吼自己的孩子、打自己的孩子,正是她母亲对她做过的事。在与母亲面谈后,她母亲跟她谈了自己的经历,她知道母亲也是家庭遗毒的受害者,她决定承担起责任,不让自己的孩子受到这样的伤害。


梅勒妮报名参加家长互助会,承诺做一个好家长,她在互助小组中学会了克服逃避心理和对孩子需求的恐惧。


梅勒妮跟她的儿子沟通,她的儿子告诉她:“妈妈我真的很爱你,当你发疯一样打我的时候,我不知道我做错了什么,妈妈请你不要再打我了……”。梅勒妮感受到了儿子的痛苦,也正如她自己的痛苦,梅勒妮向儿子道歉。


当你看清有毒家庭的伤害模式,打破有毒父母的循环,并终止有毒家庭模式时。你就为你的孩子、你后代的子子孙孙创造了一笔巨大的财富,这就是幸福的人生和有爱的家,你将塑造出他们美好的未来。

 

以上就是《原生家庭》读书笔记,接下来,我们来系统地总结一下:


首先,了解自己不幸福的背后成因,有毒父母的伤害模式。第一种是以帮助借口伤害子女的父母;第二种是把自己的需求看得最重要的父母;第三种是虐待子女的父母。


其次,了解有毒父母的成因。说出口的错误观念和未说出口的错误观念滋生了有毒父母;子女盲目顺从有毒父母定下的规矩助长有毒父母的行为;有毒父母错误的做法让有毒家庭体系既成事实。


最后,不让有毒父母继续伤害自己,有四种方法:第一,释放有毒父母曾经给自己带来的伤害,把心中的怨恨发泄出去,不让自己内心再背上沉重的负担;第二,把不属于自己的责任还给父母,不再惩罚自己;第三,面对父母,把自己受到的伤害讲出来,让父母承担责任、认清事实;第四,打破有毒父母伤害的模式,承诺更加爱护自己的孩子。


苏珊·福沃德和克雷格·巴克用他们独特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关于原生家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以此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处境和如何面对自己的父母。本书2017年出版至今,给无数的家庭带来了希望,不论你已经处在有毒家庭中,还是你已经成为了有毒父母,看到这本书,你都将觉悟。《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等于把我们重新带回到我们儿时的世界,让我们从源头寻找自己缺失的那一部分,在我们感到迷茫时为我们指明方向,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以正确的心态,负责任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孩子,给孩子创造美好的未来。


作者:不惑青莲︱只推荐自己看过的好书,对成长有帮助的书。立志终身写作,终身成长。分享读书,遇见更好的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012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628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653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485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574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90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96评论 3 41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340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94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102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76评论 1 34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40评论 5 33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83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1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4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173评论 2 36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136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